第12部分(第1/4 页)
所谓朝廷,就是江湖,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缺敌人。只要有人,就有权力的欲望;有权力的欲望,就有权力斗争。
完颜昌一直以来都在为自己和太宗派的权力扩张而努力着,拥立刘豫就是完颜昌扩张势力棋盘上最重要的杀招之一。
高庆裔是什么人,岂能让你完颜昌如愿?
高庆裔十分了解完颜宗翰,知道自己的这个领导,要他去战场冲锋陷阵或者是运筹帷幄,天下间估计没几号人能玩过他,但要是要他去搞阴谋诡计,脑袋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高庆裔知道如果让完颜宗翰来选择,刘豫八成会被踢出局,搞这种事还是让自己这种专业人士来搞。
高庆裔跑到了刘豫的老家河北景州(今东光),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群众大会,“谕以求贤建国之意”,其结果是景州民众对刘豫这个贤人十分“倾慕”,愿意支持刘豫成为皇帝。为了增加事情的可靠性,他们还签字画押,写了许多的推荐文状。
后来,高庆裔又到了德州(今德州将陵县)、博州(今聊城县)和东平(今东平)等地,用了同样的办法,炮制出许多推举刘豫的文状。
这些门面已经做好,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简单说服了完颜宗翰,然后再叫完颜希尹去见金太宗要求立刘豫为傀儡皇帝,金太宗也没意见。
最后找到当事人刘豫,刘豫更没意见,天上掉馅饼,不捡白不捡,更何况是皇帝呢?
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那就登基。
建炎四年(1130年)7月27日,金国派高庆裔为皇帝使节,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以河北大名为国都,安排了一大批宋之降臣为伪齐的文武官员。在册立刘豫的诏书中有如下一段:
如构者,宋国罪余,赵氏遗孽,家乏孝有,国少忠勤;衔命出和,已作潜身之计;提兵入卫,反为护己之资。忍视父兄,甘为俘虏。事虽难济,人岂无情,方在殷忧,乐称僭号。
把赵构骂的狗血喷头。
金国人相信刘豫会给赵构带来大麻烦,让他们更好的巩固实力,摧毁南宋政权。
伪齐建立后,金国的“以僭逆诱叛党”计划正式启动。说来奇怪,金人的政策倒也受到了一些效果。
建炎四年,蔡州镇抚使冯昌宁投降。
绍兴元年(1131年)军贼李成、李忠、王宁投降。
绍兴二年(1132年)知商州军州事董先、蕲黄镇抚使孔彦舟、楚州通判刘宴投降。
绍兴三年(1133年)淮西浙东沿海水军都统制徐文投降。
绍兴四年(1134年)熙河经略使关师古投降。
金国的计划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大齐皇帝刘豫的横空出世,却加速了南宋政权的规范性,让原本是受到民众质疑的赵构皇权帝统,突然之间就深入人心了。
要知道,最早在士林和百姓的心目中,衡量的是赵构和钦宗,赵构居然不能够提一支劲旅杀入小小的番邦,灭其宗社,救回钦宗,这让大家都非常的失望,所以赵构才被金兵追得上天入地,一直逃到了海上,原因之一就是军民始终未曾认可过他的皇家帝统,除了逃,他实在是没第二条路可走。
可是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刘豫,一下子就改变了赵构对比的参照物,把赵构和钦宗比较,变成了把赵构和刘豫比较,和钦宗比较,大家当然不会认可赵构,可是再和刘豫比较起来,那赵构可就算是正宗皇家法统。
但是金国并没有意识到,相反他们还为此沾沾自喜。
而且,在建立傀儡政权的同时,金国还有意识放一个人回归南宋,此人就是此后权倾朝野的一代巨奸秦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一代权奸的南归之路
秦桧,他也许是宋代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其名声之高、名声之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很多人都不愿意提起秦桧,但是,我们在触摸这段特殊历史的时候,秦桧又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人物,离开了秦桧,这段历史就不完整亦不再真实。
他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历史人物,因为自秦桧以后的历代评论者大都无一例外的认为秦桧是“汉奸”,是金国派往南宋破坏抗战的“汉奸”。说秦桧是“汉奸”似乎也是证据确凿,即使秦桧在场,应该也无法自圆其说。谜一般的南归,无可辩驳的投降政策,丧心病狂的*主战派人士,残酷的摧残国家民族的抗金士气,这些铁一般的事实,都在证明着秦桧的罪恶。
笔者并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