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页)
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正…正尧贤侄,难…难道你不知道?”老头收起了脸上惊讶的表情,然后疑惑的看着正尧,此时竟然用贤侄这个称呼问道,似乎觉得此事正尧应该知道才对。
“知道?知道什么?”
正尧早就已经一头雾水了,再经这老头这么一参合,完了,自己连自己想要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了。
老头脸上惊疑的表情又浮起来,诧异的看着正尧:“你不知道李正尧这三个字已经传遍京城的大街巷了么?”
第七章 天桥河畔书人
今天第一更到!!!求推荐~~求收藏~~~~最近收藏推荐涨的有点不怎么给力了,大家帮忙加加油啦~~~另外,在此特地感谢“再续风雅颂”兄弟的打赏。
——————————————————————
老头完,现在轮到台下的学子们开始疑惑了。怎地有人自身出名而又不自知呢?这似乎也太过不可思议法想象了吧。
“这…”
正尧四人支支吾吾的半晌也不知道些什么,因为心中实在是有太多的疑惑,根本不知道从何起。
“蜀中地,多俊才;都江堰,景天籁。老李家,有男孩;字正尧,胸有才。主意多,头脑快;石桥畔,诉情怀。作《春风》,四步开;惊四座,受青睐。峨眉山,寺庙来;盗玉佛,清远呆。失踪案,飞云寨;花振虎,遭毒害。施妙计,真凶猜;万坤龙,入瓮哀。乌禅院,火势怪;细心查,隐尤在。好事者,赞其才;传诵之,千里外…”
就在正尧四人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突然间,台下一帮学子竟然齐声喊起了一阵长长的口号。而这“三字经”口号怎么听,都是通过精心编排的,有意拿来赞美正尧的。
此时正尧的疑惑已经法用言语来形容了,自己最近一系列的活动竟然完完全全的出现在了“三字经”里面,而且这里面连时间顺序都是那样的吻合。正尧不得不感叹作诗之人的用心之处,此人似乎也太过了解自己了。
“哎呀!我正尧啊,这不是在你吗?”袁海云反应最慢,听完之后才反应过来,不禁大叫出来。
一旁的张诚也是一脸诧异:“如此诗句,甚是巧妙。不知是哪家之手,竟对我三弟如此的了解并予以赞美,实在是有心之举啊。”
“这其中的好事者到底是谁呢?莫不是…”柳彦则是开始从三字经里面推敲起来,如此了解正尧的人,怕是不多,不定就是自己认识的,于是他似乎想到了谁。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是谁作的这首诗,只是最近半个月来,那天桥畔书的先生隔三差五的就会在那里摆摊书,每次都有很多听众前去,而他书的内容就是关于李正尧的故事。每次开场,他都会念那句三字经,久而久之,我们京城的人也都对此耳熟能详,所以当我们一听到你你就是李正尧的时候,很自然的都显得比较激动,比较的不可思议。”
老头一五一十的道,的倒是绘声绘色,煞有其事,言语坚定的不像是在糊弄正尧等人。
越听老头这么一,正尧越发的疑惑不堪。如果是一个熟人知道自己,将自己的事情出来,那也能够理解。可是一个书的人竟然知道自己的事迹,这就法理解了。这时,正尧倒是有了一访那书先生的意思。
“哦?那敢问先生,那天桥河畔书的先生今天会否出现呢?”正尧转口问道,显然已经有了去瞧一番的想法。
老头沉吟了片刻,手指掐了掐,然后道:“每逢三、六、九那书先生都会出现,今天恰好四月二十六,应该会在那里。”
“呵呵,想不到这书的也那么讲究,还分个三六九啊!”袁海云一听顿时觉得一阵好笑。
“此言差矣!读书人和书人是一样的,做事情就得按照规矩来,这个是原则问题!”张诚不由地鄙视了袁海云一番,与袁海云若是不相互斗一下嘴,不较一下真,怕是不习惯吧。
“那行,我们这就去看看。嗯,先生,今日就不做打扰了,改日再来听先生指教!诸位同窗,我们四人就此辞啦!”
完,正尧也不管他人如何失落的反应,转身就往教室外面走去。而柳彦等人自然也对那书先生甚是好奇,于是也跟着正尧做了一个辞的手势,已然出了教室。
老头也不多言,比起正尧柳彦张诚这样的名人才俊,自己想要教他们怕是不行。欣然将正尧等人送出了门,然后继续他的《论语》解读。
正尧一行人即刻出了门,经过一番询问之后,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便来到了所谓的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