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页)
里有淡淡的担心。
润福看着一屋子的大小三个男人的举动,现在都齐刷刷的望着自己,脸唰的一下子红了,润福怎么也不好意思和他们解释,这只是孕妇惯常的“反应而已”。她嗫喏了下,“咳咳,爷,我有些困乏了,你和十三爷十六爷也早些歇息吧”
胤禛见着润福脸红的模样,也乍然想起了好像年氏她们怀孕的时候,也是这个模样,于是他有些明白,脸不知道是被火炉映红了还是怎么的,粗着嗓子说“那你早点休息吧,爷和十三爷十六爷再呆一会。”
润福从凳子上拿起大氅,胤禛上前接了过来,给润福披了上去,转头对着两个正在憋笑的兄弟两人说,“爷先送了钮钴禄氏回屋子,你们俩个上爷的书房等着吧——”
胤禛放下了帘子,就能听到胤祥那憋不住的笑声,夜色很重,润福看不清他的表情,不过感觉那拉起她的手,两人都有着瞬间的僵硬。
外面的雪还没有化,两个人的厚底棉靴子踩着上面嘎吱嘎吱直响,天上的一壶冷月将整个院子照的亮亮的,走过院子中间的那颗低垂的木槿,枝桠上挂着的雪纷纷落下,书房离主屋不过是几步的路,但与胤禛握着手走路的润福,觉得脸红红的,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却让她觉得很漫长,恨不得这个尴尬的时间赶快过去。
走到门口,绿袖和杏儿打着灯笼坐在门口候着润福,两个人都拿着阵线在缝些东西,看着胤禛和润福走了过来,忙放下手中的东西,给两人请安“贝勒爷吉祥,主子吉祥”,之后起身上前搀起了润福。
胤禛在转过弯的时候,悄然的松开了手,润福一愣后马上将自己的手收了回来,放在迎了上来的绿袖手中。
“时候不早了,歇着吧,绿袖给你家主子煮点酸枣水”胤禛漠漠的站在雪地里,对着进了屋子的绿袖吩咐着。
润福点了点头就进了屋子,脸上的红晕还没有退下。
卷三 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四十五章 家书
第四十五章 家书
这样一来一去间。将近三月份的时候,院子里的草木和树都开始泛着绿烟了,润福也过了三个月的静养时间。
这些日子里,她平日里除了适度的做了些体操之类的活动以调养筋骨之外,就是整日读读佛经看看书之类的,那个《聊斋志异》倒是放了没看,这神鬼之类的,怀着孩子还是不要过度招惹的好。
一打过了三个月,那拉氏就张罗着往润福家报喜去了。当这报喜的小厮拿着酒、鸡、面递给钱氏的时候,钱氏喜得眼泪马擦的,收拾着东西,非要上京看看,反而是凌柱这两年沉稳了很多,有一个王爷福晋的侄女,女儿又给了一个成年男子,这皇家的这湾水,是怎么都搅不清楚了,三言两语打消了钱氏的想法。
他一抹小胡子,砸吧着一个大眼袋,正儿八经按照礼俗回了喜,送走了来人后。打发个人先去给老太太报喜信儿,就坐在大屋子里的炕上,抽着旱烟,也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这乡下里什么都简陋,不过这院子不是一般的大,抽完旱烟了,凌柱站了起来,走到屋子里的门口处,望着空空亮亮的大院子,半响不说话。
这时候,老太太出来了,这几年年数大了,腿脚不是很俐落,就拄着一根乌黑发亮的拐杖,两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搀扶伺候着,钱氏见老太太过来了,忙上前两步,接过手伺候着“额娘怎么过来了,媳妇儿一会准备去告您这个信儿呢”,钱氏语带埋怨的说,不过听的出话味儿的亲昵。这几年家里里里外外都这这两个媳妇张罗的,老太太也挺满意的,虽然有的时候敲打不几下,媳妇心里不挑,老太太也不过了火儿,难为家里都窝在乡下,虽然规矩是少了一些。不过这一家子更有浓浓的家味儿了。
老太太瞅了一眼钱氏“这孙女这么大的事儿,就你当额娘的上心,我这当奶奶的就不行关心关心孙女了”,老太太的话倒是呛得很。
钱氏倒是不在意,这么多年下来了,这婆婆什么性儿也摸得七七八八的,她这个婆婆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可是个明白人。
凌柱也请了安,老太太瞅着儿子的那个模样,知道儿子想着什么,这事儿,大儿子当初也一样的为难。
她清了清嗓子,在主位落了座,有眼色的小婢女早早端了茶在那伺候着,“咱们钮库鲁府也不是第一次经这样的事儿,琉珠是一码,这福丫头也是一码,虽然这琉珠也是个压得住福的,可我老婆子觉得这福丫头,也不会亏了她的名儿。眼下这光景,确实是有些麻烦,这个人都大了,心思也多了,这个当位的也难弄,好狗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