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页)
夏梨脸色惊慌,但是也还算镇静,走回屋子里穿好衣裳,将于海山给她留的那个小匣子装了好,碧萝已经收拾好了衣物。
见她准备好了,就又接着说道,“夫人,咱们快些走吧!再晚了就走不了了。”
夏梨点了点头,也知道这儿不能久留,自己帮不了于海山可断然不能再拖累了他。
她此时十分清楚,依着自己的身份落在梁人手中会是个什么下场。
“好,快些走!”
一行人出了门,扶着夏梨上了马车,就朝着城门口走去。
但是他们到底是来迟一步,城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人,而城门却紧闭着,一队官兵守在了门边,不让人们往前一步。
夏梨掀开马车的帘子,朝着外边看去,见到城门已经关了,就问易文,“怎么了?不让出了?”
易文坐在外边赶着马车,听了夏梨的问话,就跳下马车,“夫人,我去打听打听,您一定不要下来。”
夏梨应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帘子。
易文走了没一会儿就回来了,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易文给了一个侍卫一点银子,然后将这事儿跟他打听了一番。
“夫人,咱们已经被粱人围攻了,咱们此时即便是出去了,也正是落在了敌人的手中,倒不如等在城里,回头将军若是知道了,定然会来救我们的。”
夏梨一听整个城都被围住了,蹙了蹙眉头,看来他们也只能留在城里了。
她叹了一口气,“既然出不去,咱们留在这儿也没什么用,就先回去吧!”
这些个侍卫都是奉了于海山的命令来保护夏梨的,在城门口显然还没有他们家中安全,因此便赶着马车朝着家中走去。
于海山虽然得到了消息,九歌城被梁人从后边绕过去攻打。很显然梁人也打着围魏救赵的主意,不得不说,他们这还真是选对了地儿。
于海山坐在桌前,脸色黑的宛如锅底,他放下手中的信,朝着张格乐问道,“九歌城的守备如何?”
张格乐可不知道将军夫人现如今正在九歌城,见着于海山这副样子,只当他记挂着九歌城的百姓,便对他汇报道,“回将军,九歌城驻守了一千衙内,三千守备,还有一万的驻边将士。”
于海山微微松了一口气,一万多人驻守,再加上城内的百姓,大约需要的三万人才能拿下,应该还能拖他个一时半会儿的。
于海山这儿一时半会儿的也是走不开,这儿要是失守了,他们好不容易扳回来的局势就要毁于一旦了。
他皱了皱眉头,对着张格乐说道,“宁添先前说要赶往这里,现在估摸着就在九歌城附近了,你传个信儿给他,让他直接前去九歌城解围!”
第361章 九歌城破
张格乐一听宁大将军离九歌城不远,心中也微微放了心,抱拳领命就退了下去。
夏梨回到家中,几人连门都不敢出,隔几天易文就要出门打探一番情况。
城中驻守了这么多的将士,仅仅过了七天,粮仓里的存粮就告急了,形势一度非常严峻。城中的百姓将家中的余粮都贡献了出来,但是很显然,这也撑不了多久了。
夏梨也将家中过年储备的年货捐了出去,若是九歌城守不住了,她就是留下这么多粮食也无济于事。
来进攻九歌城的梁军自然不会有多少,否则他们也不能悄无声息的绕过前线的楚军,抵达在后方的九歌城。
九歌城因着正处在边塞要地,这儿的城墙都十分高大,普通攻城云梯还差了一截,只是这些梁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们的云梯刚好搭在墙头上,一波一波的人涌上来,城墙上能砸下去的东西都砸了,但是爬上来的人却丝毫没见少。
城中的守备一看这这个情形,连忙让人拿了水来,一桶桶的水顺着城墙浇了下去。虽说如今已经打了春,但是九歌城却是在整个大楚的最北边,这一桶水浇下去,顷刻之间,就结成了冰。
梁人的梯子撑不住,也给他们攻城增加了难度,只是谁都知道,只要熬到了的正午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们可能就真的守不住了。。。。。。
然而,他们还是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些,甚至他们都没能熬到中午。。。。。。
城中的守备名刘护,能在这危急关头镇住场面也算是不容易的了,他这会儿正站在城楼上边部署着的将士们防守,忽然间一阵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光听着这声音就能听出他心中的焦急。
来人正是刘护的亲卫,他对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