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原来,夏梨对李香莲是有恩的。当年李香莲身怀六甲,农村的妇女不比大家的少奶奶,怀了孕就在家安心养胎,李香莲还是要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
不巧的是她的胎儿比预计的时间早三个月发动了,当时痛的要死要活,却无计可施。正巧夏梨去镇上卖药材回来,路过他们家田边,连忙丢下筐子跑去叫了人来。否则,这可是要一尸两命了。
这些年来,李香莲都念着夏梨的好,看着她逐渐长成,便想着给她说一门好亲事。谁知道这些人家都嫌她拖累太重,没有人应允,夏梨到底是被她爹给拖累了。
如今于海山求上门来,两个老大难问题都给解决了,她哪里有不允的道理?以于海山的本事,就是养着夏梨跟她那两个兄弟也是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夏梨也是个勤快的,从她小小年纪就能自己支应门庭,就可窥一斑。
虽然于海山的年纪比起夏梨有些大了有十一岁,但是老男人会疼人啊!夏梨这辈子都没怎么享过福,嫁了于海山正好。
第19章 纳亲准备
于海山见李香莲没有反对,还有些惊讶,随即就释然了,他们家夏姑娘本身就是个好的,王大嫂这样看人独到的,怎么会发现不了她的好?
他对着李香莲抱拳作揖,“那可就要劳烦王嫂子了。”
李香莲摆了摆手,轻笑两声,“嫂子我就是做这个的,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能找到我门上,说明是看的起嫂子。既然这样,嫂子怎么也得帮你把着夏家大妞儿娶回家才行。”
于海山听得出她的真诚,又作了揖,“那不知嫂子下午可有功夫?咱们先去夏家把亲提了?”
李香莲一愣,“这么着急?”
于海山叹了口气,“嫂子,那夏有德是什么德行,您应该也知道,我担心去了晚了,他把夏姑娘抵了债。这几天那成三可是催他催的紧呢!”
李香莲看他这着急的样子,也知道空穴不来风,许是于海山得了什么消息。那夏有德可不是个好的,什么事儿做不出来?
李香莲伸出手抿了抿碎头发,“海山兄弟,嫂子知道你着急,只是这上门提亲总不能空手去吧?!再说了这提亲可是有讲究的,都说早上去提亲对人家姑娘更看中些,哪里有下午上门提亲的道理?”
于海山一个光杆司令,哪里懂得这些,听李香莲这一说,就问道,“不知嫂子可否告知上门提亲都要带些什么东西呢?”
李香莲平日里就是以这为生的,对于这些礼节可谓是信手拈来,“这娶个媳妇儿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我如今同你上门提亲,你带上一柄木梳,六斤六两肉就好。”
于海山平日里顶多也就是乡里谁家娶媳妇儿是去帮一把手,爬个席。而在迎亲之前的几个礼节都是一概不知,旁的人家里还有过来的长辈们给指点一二,他还懵懂的以为娶亲不过是找人将媳妇儿抬回来就完了呢!
如今听了李香莲的话,他才恍然大悟,“多谢嫂子提点,我这就回去准备,明日一早咱们就去提亲去。”
李香莲甚少见他这番急躁,又抿唇一笑,“大兄弟,提亲既不能早,也不能晚,以辰时为佳,到时我去你家里叫你去!”
于海山询问清楚了,这才离开了李香莲家,提亲要的木梳他们家是没有的,他平日里用的梳子都旧了,不过这都是可以在张木匠那里买到的。
至于六斤六两的肉就更简单了,他们家可是最不缺肉的。
一切准备好,第二日一早,李香莲就去了于海山家里,看见他准备的东西都放在篮子里,就随手翻了翻。
掀开盖着篮子的红布,就看见一柄制作精细的木梳放在最上边,木梳上还绑了一个手编的络子,倒也精致。
李香莲经常与村子的妇人们一同做针线活,却看不出这络子究竟是出自谁手,惊讶的看了一眼于海山。
于海山没有注意到她的眼神,看到她翻看,就问道,“嫂子,怎么样?东西可齐全了?”
李香莲将木梳放好,将原本盖在上边的红帕子盖好,给篮子上系了条红绳,这才点了点头,“咱们走吧!”
第20章 上门纳亲
夏梨从昨日跟着她爹回了家,就一直等着于海山上门提亲,毕竟她想要改变命运,唯一能靠的就是于海山了。
等了整整一个下午,也不见有人上门,夏梨有些急了,怎么还不来?!
夏有德看着夏梨一整天坐立不安,时不时的就朝着门外瞅两眼,他自然知道夏梨在等什么,其实他也担心于海山不来。成三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