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张四郎还依然在二舅妈的酒肆里大放厥词。荷花狠狠地绞着手帕,道:“你使个人去告诉刘寡妇,就说张四郎在冤枉他儿子,然后再叫人告诉冯管事。”
又过了一天,二舅妈哭天喊地上门,说刘寡妇去她酒肆里了,淋了那个张四郎满脸满嘴的大粪,还把她的酒肆也搞得乌烟瘴气。
荷花已经听李大郎说过这事,当时冯管事是在一旁看着刘寡妇闹得差不多了,就带着人上去说是要找到造谣生事、明里骂成子私吞银两,暗里骂冯姨娘不会管事的人,又给了张四郎几棒子。张四郎理亏,最后灰溜溜地带着一身污秽伤痛离开了。
刘寡妇也厉害,转身就去给二舅妈道歉,给她扫地,二舅妈不依不饶,两个人差点闹起来。最后李大郎冒充成子的好友,将刘寡妇劝下,又请冯管事叫了人,把酒肆清理一遍赔了一两银子才算。二舅妈吵不过刘寡妇,和冯管事又是不对付的,得了银子也就没吭声了。
荷花知道二舅妈没这么容易消停,却没想到她会哭上门来,只叫人请了衙门一个与季均相熟的人,穿了公差服,带着两个衙役过来,说是要到衙门严肃处理这件事情。
二舅妈见荷花迟迟不出面,她理亏又害怕见官,只得愤愤地离开,算是息事宁人。
荷花打点这些衙役的时候,想到一句话,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心里发狠,干脆就叫冯姨娘那边把低价给二舅妈酒肆的鱼也给停了。然后又叫了冯管事过来,说他不应该放任这件事情这么发展,以至于到最后越闹越大,给狠狠敲打了一番,冯管事亦没有话说。
冯姨娘那里,荷花对她又怜又气。不曾想最后竟是她自己比荷花更早放下心结,开始准备起新年来。
荷花也乐得安稳过日子,却在收到成子的一件礼物后,心思又激荡起来。
按惯例,年底了,各佃户、庄子里管事的要到东家来献礼,作为主人的,也要备下些回礼给家里的人,季家在这一块一向是打发得比较大方的,那些人也喜欢过来。
因为成子送礼的时间比较早,荷花收到礼单的时候,是亲自打开的,其中一个锦盒里装着的居然是一支旧得已经发黑的钗子。
========================
继续求戳专栏:
桃木钗子
尽管这只钗子已经掉色老化得厉害,荷花还是认了出来,那是很久以前乔府的琴姨娘送给她的钗子,只是后来被她转送到刘寡妇手里还换来了不少豆腐。嗯,貌似当初就是因为这个钗子,她和称砣设计打了成子一顿。
到现在,七年了吧?
成子这时候把钗子送还给她……
是这个意思吧?是那个意思吧?是吧?
荷花嘴角裂开,无声地笑了,小书突然探头过来:“姐姐,这是什么东西?”
荷花这才想到还有其他人在房间里,迅速地把钗子塞进衣袖里,咳了一声,若无其事道:“这个是季家村人自制的一些小玩意,你去看看,刘管事还在不在?”
小碗从门外进来,呼呼地呵气:“还在。刘管事送东西到姨奶奶院子里去了,我瞧他送过去的礼比上一年重多了,许是为了感谢上一次冯管事替他和他娘撑腰。姐姐这里收到的都有什么好东西?”
荷花将礼单推过去,笑道:“不过是些吃食和喜庆的东西罢了,我们自己家吃穿住用的难道还少了什么不成?他们生活艰难,只是为着一片心意,你看着收拾下。我们这边回礼都是有定例的,按他的品级,除了米、鸡鸭鱼肉等和银子,还有两匹粗布、一匹绸子、一匹彩绢。嗯,照着礼单,你再挑些点心一并打发他就是了。”
小书笑嘻嘻起身道:“我去准备,我去准备!”一边说一边已经像燕子一般轻快地溜出去了。
荷花愕然,这丫头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积极了?
小碗对着她的背影摇头,“两个铜板也要和我争,我还看不上呢。”
荷花不由失笑:“小书还没有长开,矮矮的就像个小孩子,人家拿了回礼送她两个铜板也说得过去。要是你出面了,两个铜板你看不上,多了,你敢收吗?依我说,你列个名单,把每个人的定例都先准备好了,到时候小书只要叫人拎出去就可以。得了赏钱就你们两个平分,赚些零嘴也好。”
小碗就道:“旁边两间房子里堆的都是鱼米布,我已经分类放好了。就是不用名单,我也能从小书手里拿下一个铜板来,让她忙乎去。”
“原来你还这样精明,不知那一天怎么就被李大郎说得哑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