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1/4 页)
朝廷的争议张石头和陆九第一时间便知道了,他们很快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等点验大臣来宣府,山高皇帝远,他们说黑就是黑,说白就是白。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首级运往京师去,光天化日之下,看谁敢歪曲事实,指鹿为马!
几位大臣在点验了十几辆大车上千首级之后,面色越来越凝重,他们在这方面都极有经验,通过发饰肤色牙齿等标志性的部位来判断,所验过的首级竟然无一为假。
但如今已经势成骑虎,不验下去肯定不行,只好硬着头皮一辆大车挨着一辆大车的看,越看下去大臣们越是胆战心惊,他们震惊于这个事实,震惊于三卫军堪称恐怖的战斗力!
万余首级全部为真的点验结果很快就被送到了紫禁城中朱由检的案头,又很快传遍了内阁,传遍了满朝文武……
所有人竟然集体失声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黄姓后生
太原,李信已经得知了三卫军于宣府大败蒙古军的消息,只是张石头斩首万余级的这个事实让他也十分震惊。他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本意并不是斩杀掉所有入寇的蒙古人,相反,他的目的只是将之俘虏,然后迁往太原府,远离边墙,然后将他们作为一支可以无偿使用的廉价劳动力。尤其是铁轨的项目即将上马,有了这样一支不用发工钱的建筑队伍,将为商社节省一大笔开支。
张石头自杀妻案以后似乎变的有些偏激,这在所难免,可陆九如何也与之一同胡闹?很快,他在接下来的军报中找到了答案,宣府城破,形势危急,据此判断,他们的处置方式似乎也不为过,但是斩杀万余人蒙古鞑子,这其中很难说没有杀降的行为存在。想来这万余首级也一定会成为朝廷大佬们手中烫手的山芋,如何赏功便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头等难题。
这种事就让他们烦恼去吧,李信不屑于搀和,他真正觉得惋惜的是宣府城中那几十万石的粮食居然被李凤翔一把火烧了。可以说,正是由于这把火,将一场本来是大胜的战役,烧成了大败。
没错,是大败!满清虽然没得到粮食,可他们毕竟没有损失什么,而大明则不同,几十万石粮食那得要多少顷良田才能打出来如许多的粮食。一夜之间付之一炬,使他此战的最终目标化为泡影。
所以,李信不但没有因为军事上的胜利而高兴,反而还有几分郁闷。郭师爷就在这个时候登门了,“大将军,大将军,好消息,好消息!”
看着郭师爷眉飞色舞的样子,李信一阵厌烦,他不认为还能有甚好消息,值得如此失态。
郭师爷见李信不以为然,也不解释,而是直接将一筒铜管放在他的案头。
“大将军自看,这则消息定能为大将军解忧!”
这是商社内部才用的联系方式,李信将信将疑旋开铜管,从中抽出了密信,才看了几眼,眉头不禁一阵狂跳。
“消息确实?”
李信问出了这句话以后自己都笑了,这等铜管传讯是商社中的秘密联络方式,其中讯息都是涉及到商社核心的机密,自然不可能有假。慢着,李信随即醒悟过来,为何要用商社的方式来传讯?
“说吧,你们打算如何处置这批粮食!”
郭师爷笑道:“朝廷只知道李凤翔烧光了粮食,多少热有目共睹。其实,那火药制造的阵仗虽大,其实真正被烧毁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也就十之二三的样子。此事张石头和陆九都不宜经手,已经责成黄胜秘密处置,未来一个月将化整为零悉数秘密运抵太原!”
李信默许了他们的行为,只要粮食还在大明的境内,在谁的手中又有甚区别?恐怕在商社的手里,要比在朝廷手里还要强上许多呢,毕竟联合商社不会有人敢上下其手将粮食层层盘剥。
“还有事?”看到郭师爷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信就知道他还有话未说。
“还真有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郭师爷话到一半,田复珍手中拿着一叠报纸,风风火火的来了。听闻郭师爷亦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便与他谦让了一番,说自己的事都是琐事,先说后说都无妨。
最终还是郭师爷先说了。
“最近太原府,尤其是太原成里,好像一夜之间就多了不少家商社,专营盐铁,与咱们联合商社竞争的厉害,甚至隐隐还有压咱们一头的意思!小人觉得,咱们可以适当的动用一下官府的权威,敲打他们一下,得让他们知道知道上下尊卑!”
听说太原城中有商社居然隐隐后来居上,李信来了兴趣,让郭师爷继续详细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