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4 页)
李信则捧着他昭勇将军将军的印信,一时间还没能消化这突如其来的美事,见高时明已经带着随从直奔大街准备出城而去,这才上前挽留。
“高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也要在阳和歇息一日再走的好。”
高时明出了卫司衙门翻身上马,随从小太监们一个个也跟着上马。
“李将军,不是咱家急着走,而是司礼监那一摊子事离不得咱家。得,你也不用远送,他日将军登台拜将之时,咱家再来讨酒喝……”
说罢哈哈笑了两声,马鞭啪啪作响绝尘而去。
李信苦笑摇头,高时明真让他糊涂了,究竟是什么让此人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李信更不知道,数年之后,他登坛拜将之日,高时明还真的成了见证人。
高时明急着走,毛维张涉嫌作乱的事一句都没提,李信知道,这肯定不是他顾及不上,此人不是另有所图,便是在与他行方便示好。
这个关节想不通可以容后再议,当前首要须解决的便是与熊开元的矛盾。再看熊开元失魂落魄的跟着也走了出来,一副倒霉模样。
“知府大人,处置灾民刻不容缓,李信需要大同府各卫名册……”
李信也不与他客套,直接将所需要的东西一件件都列数出来,“一应东西,是李信着人去取,还是大人遣了人送来?”
熊开元胸中怒火上涌,李信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介马贼,如今竟然也与寒窗苦读的自家打起了官腔,但是形势使然,他也只得将怒气又咽回肚子里,揉开了又挤出个皮笑肉不笑的脸来。
“都好说,都好说,李将军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本官一定全力配合,全力配合。”熊开元含糊应下,又话锋一转,“听说阳和卫闹了民变,却不知李将军打算如何处置?”
不提此事还好,李信面色忽然一变,“毛镇抚如此,都是受人挑唆,李信倒是有个疑问,不知周通判是自作主张而来,还是奉了谁的命令。熊大人可否解惑?”
周瑾来劝说毛维张倒戈,背后的指使者就是熊开元,李信如何能轻易便放过他。高时明既然都暗中表态,不过问他们之间的事,那么此事熊开元也得给他,给三卫一个交代。
“这,这,周通判因何来阳和卫,本官实在不知内情。”
李信暗自冷笑,周瑾啊周瑾,真不知道你是精明还是愚蠢,熊开元这种人以眨眼的功夫就能将你给卖了。
“既然如此,处置起来也便没有顾虑了,此番定要彻查到底,将背后的阴谋叛乱者一网打尽!到时候,知府大人可要全力支持李信啊!”
熊开元脸上的肉一阵抽搐,仍旧破皮笑肉不笑的回答着:“那是一定,全力支持!”
眼下也由不得他另有他想,只求李信别将这把火烧到他头上就成,至于那周瑾,死活又于他何干?他现在唯一犯愁的是该如何对刘相交代这次失败!
李信当即决定提审毛维张,周瑾亦被控制起来,熊开元本来也要急着回大同府城,但李信强留,他锐气尽失,只好也留了下来。就在一切准备停当,准备询问的时候,有军卒来报。
“报大人,那高太监又回来了!”
又回来了?这货不是急着回京么,又回来作甚。
在明朝,最得罪不得的人就是太监,李信不敢怠慢,只好带着大伙出城去迎接。还没等到城门口,便见高时明快马疾奔,随从太监们也是一副急吼吼的德行,全然没了刚来时传旨之时的那份气定神闲。
“李将军啊,大事不好了,流贼打到大同府了……快想办法向朝廷求援吧……”
高时明马速很快,话音未落便已经奔到李信等人跟前。
“流贼?”
众人听的真切,都是错愕不已,山西前几年是遭了流贼,可都没他们最北方的大同府什么事,更何况流贼基本上都在黄河以南,怎么可能越过城高池深的太原府而来呢!
“高公慢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如此急迫?”
比起蛮横的李信,熊开元更惧怕流贼,听高时明口称流贼了,情急之下便想着确认此事。
高时明一翻眼皮,“咱家亲眼所见,铺天盖地的流贼从浑源州方向而来,还能有错?”说着又一扭头,“你们说,是不是亲眼所见!”
随从们自是连连附和,他们的的确确遇到了流贼。
“也是咱家命不该绝,李将军赶快想办法同知朝廷,让朝廷派援兵来平乱。还有,赶紧四门戒严,流贼说话就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