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页)
“商人逐利而忘义,下官恨不得一辈子不与之打交道!”
“本将军还只怕他们不逐利呢,只要有所求,咱们便有应对之法。”
毛维张疑惑的看着李信,怎么应对,难不成他变出银子来与这些人交易吗?李信说完也不再纠缠这个话题,伸手虚做了个请的手势。
“走吧,镇抚大人,先回前院再说!”
两个人这才离开了后院。这些事情发生之时,红毛鬼艾伯特正好在仔细的检查轨道车的运行情况,虽然首此演示成功,但成功的背后依然有着很多他之前意想不到的问题。问题最严重的便是木轨,由于速度快,铁制车轮对其磨损的较为严重,尤其是几个角度较小的位置,几乎已经磨断,下次肯定是又不上了,还有刹车制动的问题……
他正准备就这些问题向李信做一个详细的汇报,谁知一抬头,却发现满院子的商人不见了,就连总兵大人和毛镇抚也不见了,只有严铁匠和两个助手左顾右盼的站在一旁,神情之间有几分古怪。
“将军哪里去了?”
那严铁匠却附耳上来,“大难临头了,外边来了好几万的流民,搞不好就得啸聚作乱哪……”
谁知艾伯特却根本没当回事,反而哈哈大笑。
“你们胆子太小了,只要有人敢在李将军的领地上叛乱,路德维希的大炮会让他们后悔生出娘胎的……”
与此同时,毛维张还在李信的耳朵边上聒噪,希望他放弃收留这些难民的决定。
李信却反问道:“不开门纳民,我且问你,你如何让这数万难民离开?靠两片嘴唇吗?”
“这?”
其实,毛维张心里早就蹦出了两个字“武力”。对,就是动用武器驱逐,地方官守土有责,牧民亦有责。他虽然是卫指挥使的官,但从小接受的正统教育,还是让他不自觉的赋予了自己太多的使命感。但人力终有不足,他所能做的也仅仅是保证阳和卫的百姓们不至于在此遭受瘟疫荼毒。若是不计后果的将数万难民放了进来,还是那句话,后果不堪设想,局势的发展也未必是他们所能够控制的了。
想到此处,毛维张不由得暗恨那大同知府的歹毒,竟然使出了驱虎吞狼的招数来对付他们李信冷笑了两声,接着说道:
“你以为大同府为何不开门纳民?我来告诉你吧,只要他开了纳民的口子,其他地方的难民得着信必会蜂拥而至,而鼠疫横行之后,各地存粮储备都不足以长时间养活这么多人,一旦分配不均,必然会出现骚乱,一个控制不好,怨气积聚,数万聚集在一起的难民顷刻间就能化做乱军!”
毛维张倒吸一口冷气,“难道,难道!”他不笨,按照李信所说,只要他们不接纳难民,甚至出兵驱逐,这些人已经无路可走,也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一旦逼急了杀官造反亦不是不可能!竟是他将事情想的简单了,这可如何是好,收留不行,驱逐也不行。
“所以无论咱们想与不想,都没有选择,也没有退路,只有硬着头皮收下他们!”
“可如此一来,连大同府都养活不了他们,咱们就更养活不了了!”
李信双手背负,仰面看向书房棚顶,“镇虏卫还有些粮食,能应应急,顶上月把时间不成问题!”
“那一个月后呢?万一他们将鼠疫传了过来呢?咱们三卫可是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李信长出一口气,收回目光,回到书案遣坐下,看着毛维张。
“咱们还有的选择吗?”
是啊,他们还有的选择吗?、……
阳和卫于白登设置的检查站外聚集了大批的难民,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由于眼瞅着就要进入阳春三月了,天气也逐渐变的暖和,封冻了一冬的冰雪也开始融化,加上难民的踩踏,竟是一片泥泞狼藉,人群之中呼喝之声,小孩的哭泣之声,妇女的谩骂之声,乱糟糟的搅合成一片。
难民里聚集了各府各县的人,最远有从潞安府过来的,最近也是代州跑出来的。由于太原府的鼠疫太过凶猛,尤其是太原府城,旬日的功夫便几乎成了一座死城,所以侥幸活下来的难民们一路只好想北逃命,如此人越聚越多,得到的消息也愈发的让他们绝望。直到了代州,都说大同府还相对安全,便直奔大同府城而去,希望在大同府能够得到安置。
岂料,大同府不但粒米不发,反而派出了官军强行将他们向北驱逐。好在大同府的通判曾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往北百里的阳和卫镇虏卫没遭受瘟疫,他们可去那里。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