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好说今日沈栗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陪着姐妹玩耍,只好哄她道:“眼看着林姨娘随时就要生了,你不在家守着自己姨娘,倒想着出去玩?”
林姨娘现在是存心给人添堵,在一旁插言道:“姑娘家平日里出门的机会就少,今日既然赶上了,也让六姑娘松快松快。贱妾在府中有夫人照料,不妨事的。”
李氏听了在心里冷笑一声,也不多言,点头应了。林姨娘仿佛旗开得胜般昂着头,带着姑娘回去准备了。
叶嬷嬷冷笑道:“越发小家子气了,若是真赶上林氏今日发动,亲生姑娘却在外面玩,难道六姑娘就有好名声不成?”
李氏对着镜子抿了抿鬓角叹道:“六姐儿摊上这样的亲妈,是祸非福。可惜毕竟不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待要管她,倒觉得是要害她呢!”
叶嬷嬷道:“也是夫人仁慈,叫老奴说,管她做什么!由得林姨娘自己教去,看她将来有什么造化。”
李氏叹道:“到底也是侯府的姑娘,她出了丑,难道我这嫡母就有面子?”
沈栗得了信倒是不以为意,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不过是添个人罢了。
沈栗道:“既然如此,索性叫姐妹们都去吧,听说今日街上热闹,既然是女儿节,也让她们凑凑热闹。”
颜氏推辞道:“八娘与十娘都还小,天天只知道混玩,去了倒要给七少爷添乱。”
李氏听了心里慰贴,笑道:“罢了,偏落下她们不好,一起去吧。多带些丫头护院也就是了。”
沈栗也道:“日后大了反倒不好随意出门,趁着年幼,叫她们多走动走动。”
是以出门时前呼后拥两辆牛车,沈栗骑了马——这是刚学的,到底是武勋家,沈栗自己也喜欢,倒是没怎么费劲就学会了。
只是平日在城中不好纵马,要出门都是乘车,这回是要出城,沈栗就把他六叔沈沃的马骑了出来。
福榕寺山脚下有座名叫祈年的茶楼,是专门为进香的善男信女服务的。两家约好在此汇合。
沈栗一行到的晚些,与李颗见过礼,沈栗笑道:“劳烦表哥表姐久候,表兄不妨安排姐妹门先去雅间品茗闲谈,待愚弟先入寺打点一下方好。”
李颗点头笑道:“如此劳烦表弟了。”
官家小姐要进香自是不与普通人家男女相混的,须得打点寺中,另开了佛堂,或是先驱除了闲杂人等,打扫干净,方才成行。
这本是小厮长随的活计,然而沈栗“居心不良”,自然要亲自先去打点探路。
前世美女见得多,可是都不是他的。今生订婚非出本意,但沈栗心中明白,在这时代要讲究自由恋爱那就叫私相授受,是违反礼教,不合时宜的。
沈、李两家是门当户对的联姻,既有权谋的连横,又有人情的考量,不管沈栗与李雁璇本人情愿与否,婚是不可能退的。
无论如何,这小未婚妻李雁璇都是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沈栗不是毛头小子,知道用心经营,未必不可得到一桩夫唱妇随的美满姻缘。因此对李雁璇着实是上了几分心思的。
待佛堂之中俱都妥当了,沈栗环视一圈,方才满意点点头。正待离开,又停住脚步,思索一下,叫竹衣去寺中解签的和尚处借了纸笔,精心写了一页纸,细细折了,压在供桌之上小香炉下。
诸事妥当,沈栗方才吩咐竹衣去给山下李颗等人送信。见竹衣领命走远了,沈栗提着袍脚,轻手轻脚往佛像后藏了。
不一时,沈鸾等人就到了。几个小的只管新鲜,拜了菩萨又闹着抽签解签,玩得不亦乐乎。
李雁璇却是知道今日沈栗是要见她的,故此行动间小心翼翼,羞涩非常。沈鸾得了李氏嘱咐也是知道的,见了李雁璇形态,饶是她性格怯弱木讷,也忍不住觉得有趣。
李雁璇拜了菩萨,待进香时方发现香炉之下压着什么东西。
沈鸾眼尖,也见了。
两人对视一眼,轻轻动手取出来。
丫鬟嬷嬷们也围上来看,见是一页纸,叠作方胜形状,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首小词,词牌是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本是沈栗前世读到南唐冯延巳所作,只是这世界历史在两晋末年拐了弯,连唐朝都不见,更不关后来五代十国什么事,相应的各代诗人名篇也多有不见踪迹的,故此叫沈栗拿出来讨好未婚妻。
这词可谓情深缱绻,李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