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庶妻了,死后好歹可以在沈家祖坟里找个角落,至于林氏,连她现下肚子里怀的那个,都是她的主子。
李氏想起当年林氏一副小白花样儿说不求名分地位,只要跟着表兄,心里就忍不住犯恶心。
见沈栗堵住了林氏,也不爱磨蹭,只道:“叶嬷嬷,这红棉犯口舌,取了她的身契发卖出去,青杏……”
沈鸾见李氏要处置青杏,顿时有些着急,只是她自小怕李氏,又不敢求情。
沈栗见她急的要哭,插言道:“母亲,叫儿子看,青杏有错,也有可取之处,至少知道给自己主子出头不是?”
沈栗如今在李氏面前也算有些颜面,见他求情,李氏道:“罢了,罚她三个月的月钱吧。”
沈栗见林氏还盯着沈鸾不肯罢休的样子,皱皱眉道:“眼看着掌灯了,林姨娘怎么想着挑着这个时间散步,天色暗了,万一蹦出个猫狗之类的岂不是要惊着。”
李氏点头道:“栗儿说得有理,你的日子也近了,好生养着吧。”
林氏和沈鸾耍赖未成,倒丢了一个大丫头,还叫沈栗大大下了脸面,心里恨的要死,抚着肚子暗暗发狠道:等我生下小少爷,有你们好瞧的!
沈栗到延龄院时真到掌灯时分了,沈梧见他来,笑道:“正说着你呢,可巧就来了。”
沈栗打趣道:“提我做什么,大兄天天见我,我还担心大兄烦了呢。”
沈梧道:“听说你今天在东宫又有故事了?”
沈梧因久病,平时不出门,倒闷出个八卦的癖好来,沈栗白天在东宫给太子讲古,回了侯府便给沈梧讲一遍。李氏自然乐得他们兄弟亲近。
沈栗笑道:“大兄要我的故事,须得先招呼一顿晚饭才好。”
沈梧道:“正好,我因吃药的缘故,饭比常人晚些,你正好赶上。”
沈栗喜道:“好极!”
饭罢了,故事也讲完了。
沈梧叹道:“可惜陈太傅了,惹了圣上大怒,怕是不好收场。”
沈栗道:“咱们这位陛下是讲人情的,想必会给他留些脸面。”
沈梧思道:“左右是不能留在东宫了,也好,陈太傅向来看不上咱们武勋人家,叫他走人总胜过留着他挤兑你,只是不知要换谁上来?”
第三十七章 原来我也未成年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皇帝与太子果然都是讲人情的,第二日,陈太傅与杜凝都是以告病之由离开东宫的。好歹算是留了些脸面。
新任太子太傅沈栗是见过的——中极殿大学士钱博彦。
钱博彦是见识过沈栗的战斗力的,再者,能入了阁的都是搞政治的高手,心下怎么想不知道,面子上对沈栗还是过得去的,起码不像陈文举那样见是武勋子弟就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模样。
气氛融洽的上了一堂课,钱博彦和沈栗心里都有数了:太子如今是个傻白甜,伴读们是些白甜傻,唯独钱博彦(沈栗),是个老狐狸(小狐狸)。
中午太子仍拎着沈栗一起用膳,不过今天多了一个人。杜凝回家玩去了,太子又补上个新伴读——郁辰。
皇帝曾提到太祖对他说:若武事有忧,郁,沈可信之也。“沈”就是礼贤侯沈淳,这“郁”指的就是玳国公郁良业。而郁辰是郁良业的孙子。
郁辰号称伴读,其实人家不从文,论文学,堪堪能读兵书,论武艺,十五岁的孩子,长得跟个墩子似的,推平一二十个宫廷侍卫很轻松。
太子和沈栗边吃边谈,郁辰在一旁边吃边……吃。
太子瞧得有趣,问他道:“今日第一天进学,可有不适?”
郁辰吃得豪放,规矩却不差的,站起来躬身回道:“回殿下,没什么不适,只是听不懂罢了。”
太子失笑,安慰他道:“以后慢慢就好了,若有不懂的,不妨多问。”
郁辰点头道:“属下祖父说了,叫我听太子殿下的,殿下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懂得就问沈栗,祖父说他精着呢。”
沈栗无语。
太子:“哈哈哈哈。”
玳国公府和礼贤侯府是邵英在军事上的依仗,邵英如今把两府看着有出息的子弟都安排到太子身边,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是以太子心情特别好。
尤其是从今日开始,每天下午邵英要亲自给儿子“吃小灶”。
人的感情都是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