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队,由他和他的那些征服了德国街道的强悍的助手们来领导。�
这种想法同希特勒的想法大相径庭。他比罗姆或任何其他纳粹党人更加清楚,没有陆军将领的支持,或者至少说没有他们的默许,他是不可能取得政权的;至少在目前,如果他要继续执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取决于陆军将领们的继续支持,因为他们仍旧有着可以撵走他的实际力量。而且希特勒也预见到,在不会很久的将来,当86岁的总司令兴登堡逝世的时候,他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将需要陆军对他个人的忠诚。
此外,这个纳粹党领袖还相信,只有军官团才能帮助他实现他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强大的纪律严明的军队的目标,因为军官团有着它的军事传统和人才。而冲锋队只不过是一群暴徒、乌合之众,只能在街头殴打闹事,很少有现代军队的价值。况且,它的任务现在已经完成了,从今以后,就必须很有策略地使它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希特勒的看法和罗姆的看法是不可调和的。
于是从1933年夏天开始,这两个既是国社党的元老又是亲密的朋友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一场简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经过了漫长的沟通之后,希特勒终于开始对罗姆失去了信心,戈林和希姆莱频频在希特勒面前说罗姆的坏话,令希特勒对罗姆的印象越来越糟,不过罗姆毕竟是国社党仅次于希特勒的存在,也不得不让希特勒心存顾忌,虽然不满,但希特勒仍然将事情压了下来,接着处理他认为重要的事情。
希特勒夺权以后,曾秘密地向军队作了保证,因此争取到许多高级军官倒向他的一边。在1933年2月2日,即他就职后两天,他在陆军总司令冯·哈麦施坦因将军的家中,向陆、海军高级将领讲了两个小时的话。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将,在纽伦堡审讯时透露了希特勒同军官团第一次会谈的大意。他说,希特勒消除了高级将领们的疑虑,他还保证,陆军和海军现在可以放手致力于迅速重新武装的这项主要任务。雷德尔海军上将承认,他对于建立一支海军的前景是极为高兴的。冯·勃洛姆堡将军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说,〃元首打开了一个使将来有无穷机会的活动余地。〃勃洛姆堡于1933年1月30日匆忙就任*长一职,也就消除了陆军方面要想反对希特勒出任总理的任何打算。
第三十二章 无题
为了要进一步鼓起军方领袖们的热情,希特勒在4月4日设立了国防会议,来加紧执行一项重整军备的秘密计划。wwW;3个月以后,在7月20日那天,他颁布了一项新的陆军法,废除了民政法庭对军人的司法管辖权,取消了士兵的选举代表制,从而恢复了军官团的历史悠久的军事特权。许多陆、海军将领开始从另外一个比较赞成的角度来看待纳粹革命了。
为了要给罗姆吃些甜头作为安慰,希特勒在1933年12月1日任命罗姆和副党魁鲁道夫·赫斯为内阁阁员。在1934年元旦,又给这个冲锋队的头子写了一封热情友好的信。他一方面重申〃陆军有责任保卫国家,抵御境外敌人〃,同时又承认〃冲锋队的任务是确保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三帝国的存在〃,并且承认,冲锋队的成绩〃主要应归功于罗姆〃。这封信刊登在1934年1月2日纳粹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报》上,对于暂时缓和冲锋队中存在的不满情绪,起了很大作用。在圣诞节和新年的普遍善意气氛中,冲锋队和陆军的斗争,激进的纳粹党分子要求进行〃第二次革命〃的叫嚣暂时平息下去了。
1933年春季,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得更糟了。第三帝国在外交上空前孤立,军事上软弱无力。整个世界对于纳粹的*,特别是迫害犹太人感到憎恶。德国的邻邦,特别是法国和波兰,态度是敌对的和多疑的。早在1933年3月,波兰在但泽举行了一次军事示威之后,毕苏斯基元帅向法国人表示最好联合起来对德国进行一次预防性的战争。甚至墨索里尼对于希特勒上台执政,事实上也并不热心,尽管在表面上他装出欢迎第二个法西斯国家出现的姿态。一个潜力上大大强于意大利的国家元首,很可能不久就使墨索里尼这位领袖黯然失色。一个狂热的泛日耳曼德国,对奥地利和巴尔干各国都有野心,而在这些地方,那位意大利独裁者也已经提出过他的领土要求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支持共和,反对纳粹法西斯主义。这样,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第三帝国的确是孤立无友、失道寡助的。而且,它又没有武装,或者说,同它的高度武装的邻邦对比之下,是不堪匹敌的。
因此,希特勒外交政策的当前战略和策略,是由德国的软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