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书生。自己曾许诺要为他们安排出路,自然不能食言,于是召集一众书生,前往客厅议事。
韩文在来之前,已经知道林星的用意,他终究是读书之人,有着读书人的傲气,因此不等林星开口,主动道:“大人,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们读多了书,只知之乎者也,其他一窍不通。大人给我们安排的活计,我们只怕不能胜任。一来自己力所不能及,二来怕辜负了大人的一片好意,还请大人收回成命,不要为我们操心。”
一个灰布书生道:“不错!大人,我们有谋生的能力,一日三餐,还是有着落的。”
旁边一人道:“朱兄说得对。虽然日子苦些,还不至于饿死。大人莫怪我狂傲,我只知读书写文章,大人若是给我安排背麻袋,打铁这样的粗重活,我陈杰就算饿死,也不会做!”
这番话,道出了众人的一致心声,众人纷纷表示附和。
林星早已料到会有这种结果,因此不恼反笑,微笑着看着众人,道:“我既要为你们谋福祉,当然会考虑你们的感受。你们说得对,读书人只会读书写文章,所以我安排的出路,肯定与书有关。粗重的活计别说你们不愿意做,我还不敢给你们安排。要是我让你们这帮书生去酒楼洗碗,恐怕每天都得打烂几百只碗吧,那老板还不得亏死。”
这个玩笑一开,沉重的气氛一下子冲淡了。书生们哄堂大笑,都觉得新任知州风趣幽默。
玩笑过后,韩文不解道:“大人,读书人的出路,向来只有取仕为官,不知大人有何新招?”
要解决读书人的出路问题,绝非易事。即使是现在,每年仍有数百万大学生难以就业,或者就业了又失业,知识分子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更何况是一千年前的宋朝?
但虽非易事,亦非难事。只要转变观念,拓宽渠道,要安排书生出路,也并非没有可能。事实上,只要将现在的一些工作移植到宋朝,就可以轻易地解决书生就业的难题。现在大学生难就业,是因为人多岗位少,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宋朝才多少人?
继续转变观念,深化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技能培训,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一部分,林星正是受到《十二五规划》的启发,所以有了主意。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林星淡淡道:“我打算兴办一个三味书屋,集读书,写书,卖书,藏书于一体,广招书生,投入到新兴的文化产业中来。”
“三味书屋?”众人一脸茫然。
不知如何兴办书屋,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二章 辞旧迎新
更新时间2011…4…9 7:45:54 字数:3114
书接上文。
正要畅谈三味书屋,忽见郑铁山冲了进来,远远道:“贤弟,愚兄来支持你办书屋!”
林星很是不解,道:“大哥这么快就知道了!”
郑铁山径自搬了张椅子,坐在下头,道:“是阿三告诉我的。贤弟,别怪阿三自作主张,阿三知道我和你的交情,所以才会未经你同意就告诉我。我只会帮你,绝不会害你。办书屋这么大件事,又要选址,又要装修,又要招人,又要打理,没有我的帮忙,你岂能应付得了?”
林星自然知道这些琐事,道:“大哥误会了!我只是想等事情定下来之后,再登门拜访求大哥帮助。现在要大哥主动找上门来帮我,太说不过去了!”
郑铁山毫不在意,道:“哪里话!你我之间,何必客气。谁找谁不都一样。我已经清空了三家铁匠铺,命人打扫装修,准备给你做门店。”
林星忙不迭道:“大哥,这可使不得。”
郑铁山不让他有推辞的机会,道:“铁匠炉我都拆掉了,你不要,我也打不了铁了,这岂不浪费?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地收下,反正你也用得着。”
想不到郑铁山居然来了招先斩后奏,林星想不领情都难了。但这样贪兄弟的小便宜,不是林星的作风,于是提议道:“我不能白要!要么折价支付大哥银子,要么大哥入股到三味书屋。”
郑铁山佯怒道:“贤弟,你要再这么见外,愚兄可要生气了!”
林星拗他不过,唯有苦笑道:“大哥情意拳拳,小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我说大哥,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精明商人,却做出这等赔本买卖。”
郑铁山大笑道:“贤弟,你错了!区区几间铁匠铺算得了什么,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只要你飞黄腾达了,大哥我还不是跟着吃香的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