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第2/4 页)
化名干了两年时间的‘赏金客’,期间在标行混过,在商队混过,在武技学馆、枪棒讲习所也混过,甚至与西北‘正教’的不少底层人物打过交道,他还有在佥兵守备军团‘选锋营’、乡兵‘团练’中短暂训练服役的经历,也曾经跟随民间‘袭击营’、‘游猎小队’以及半官方的‘向导巡逻小队’出过多次差使,‘闯荡江湖’的经历可以算相当丰富多彩了。
一年前,雷瑾又安排雷浩以化名进入军需总务司做一名胥吏,半年之后‘借调’到农牧工商署,还是做胥吏,但是升了级——当然这些对世子雷浩的真实身份来说都是浮云,重要的是经历以及见识、阅历,人生的历练需要丰富的经历来充实,尤其是世子雷浩,将来要总揽全局治国理政的储君,他需要更多的民间底层生活经历以体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体会草民百姓的喜怒哀乐,更需要相当的底层视野来充实将来的上层大格局。
两个月前,雷浩从农牧工商署‘消失’,接着便以新的化名调入西宁行营,仍然是从底层干起,他现在是一名军吏,二级吏士爵,不隶军籍。
伙房今天做的是小米干饭,米粒儿油亮,粗瓷碗、木碗、竹筒子盛上,浇上一勺子菜肉汤,再给一块咸肉,吃起来还是不错的。平日里都是锅盔面饼、肉夹馍什么的,再不就是炒米炒面了,直接拿在手上嚼啃就是了,厮杀汉子想在战场上吃上点好的,干的稀的再喝上点菜汤都是件不容易的事。
午初时分,阳光很烈,端着粗瓷碗,雷浩一脸的汗水顺着头盔从脸颊上滴落,却也顾不上了,先把这碗干饭吃了要紧。
轰,一颗石弹从天而降,蹲在斜对面两丈以外的一个士兵闪避都来不及,饭碗哐当砸得粉碎,吃了一半的小米粒飞在空中,士兵的身子和饭碗同时摔在地上,士兵已经被石弹砸成重伤,眼见是难活了。
几颗小米粒飞溅在雷浩的脸上,看着袍泽战友奄奄一息,他暗骂一声,该死的,饭都不让人吃完。
四周没有什么骚动,都长叫起两名士兵,把伤者抬去医所。其他士兵们挪到另外一头继续吃饭,免得突然死了,饭才只吃了一半——不是他们冷漠,而是在血火杀戮的战场上,过多的情感几乎没有容身之地,冷冰冰的残酷现实让人们不得不将情感埋在心头,默然而决然的厮杀。
战火纷飞的两河地区,会战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此前,‘萨非伊朗’兵员伤亡颇重,不得不增派援军,同时寻求突厥奥斯曼方面的支持,他们仍不甘心失败。西北幕府,也迅速调整部署应对,双方的会战愈发激烈。
很快吃完了饭,都长带着手下七八十号人就拉上去了,将前面当值的‘都’替换下来吃饭。
战斗照例在不久之后打响。
双方的各式火炮都开始轰击,炮弹下冰雹一般砸到营垒阵地上,一时血肉横飞,到处是士兵的哀嚎声,不到两个时辰,士兵的尸体填满了营垒之间的战壕。
狂热的回回兵冒着炽热的炮火,一次次发起冲锋,但守备坚固的平虏军营垒让数百名萨非伊朗的士兵死在了营垒前,多次进攻受挫,不能达成进攻目的。
时不时的,蚁附而来的敌兵也有奋勇冲进营垒之时,这时白刃肉搏就极为惨烈,雷浩经受住了残酷肉搏的实战考验,从小接受严酷的武技训练,‘兽域修行’的磨砺,‘赏金客’生涯的历练,以及跟随各种战斗小队出差使的经验,都让他有了相当的承受力。面对面的白刃格斗,实在是最能考验人心的标尺,人心的勇与怯,人心的智与愚,人心的强与弱,就在鲜血中直面,就在刀起人头落的杀戮场景中不断正视。呼啸而来的石弹铁弹,就砸落在身边,手巴掌大的泥块飞溅到脸上,一切仿佛都完了,但是杀声一起,什么都由不得你去想,人在战场上要是不蜕变成凶兽,可能连百分之一的生还机会也落不着。
战斗持续,雷浩‘临时栖身’的这个‘都’伤亡惨重,但敌军终究没能将他们据守的营垒拿下来,当战事告终,清扫战场时,他所在的‘都’仅仅剩下三十多人,必须拉到后方休整,补充兵员了——他们参与到对此地的固守阻截,在更大的战局中为平虏军带来了丰硕的战果,功勋还是不小的。
甘霖十五年,经过敌我三方的激烈鏖战,纠缠苦斗,首着先鞭的西北幕府在‘库尔德斯坦’山区已经站稳脚跟,除设官分职,建置行省之外,西北方面已经建立起稳固坚实的防御部署,甚至在新设的‘洛雷行省’屯驻了重兵,对萨非伊朗的国都形成潜在威胁,毕竟‘洛雷行省’距离萨非伊朗的国都不过数百里之遥而已。同时,西北还稳固了在‘亚美尼亚’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