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很少的钱出来;
……
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用“铁石心肠”来对孩子进行定性,对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伤害。因为孩子的性格是有很强可塑性的。如果家长或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经常对孩子进行定性,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改正缺点的机会。所以,无论孩子的性格有何种缺点,家长都不要给孩子定性,而是要用自己的引导帮孩子去改掉这些缺点。
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让一所小学的学生试着在三种紧急情况下,选择其中之一捐出他们的钱。
这三种情况分别是:
一、非洲中部遭遇严重旱灾,那里的人们正处于生死边缘;
二、捐助本校的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他家无力负担学费,这名学生正面临无法继续学习的困境;
三、为本校捐钱添购一部复印机,放在一个固定办公室供学生们使用。
教授要求孩子们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结果有85%以上的孩子选择捐款买复印机,约有12%的孩子愿意资助本校的这名优秀学生完成学业,只有3%的孩子决定帮助非洲的百姓。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孩子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而对与自己不相关或者距离遥远的事情,习惯用冷漠的态度对待。有社会学家表示,这是人的本性,是人性的一个弱点。
从上面的捐款试验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最有效的爱心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关爱身边的人开始,从具体的、较低的要求开始,这也正遵循了从低到高原则。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习惯与性格培养中的心理学(13)
例如,在给孩子东西吃时,教育他们应该先让长辈吃,自己再吃;与同伴交往时,教育他们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同伴,懂得将自己的玩具与大家一起分享,等等。
当然,在教孩子学会爱别人的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这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很重要的一步。有教育学家曾这样说过:“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对孩子付出,而在面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时,家长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做出“拒绝”的行为。也许大多数的家长还不知道,家长们的这种行为会深深地伤害孩子表达爱的积极性,促使孩子的心灵一点点走向冷漠。
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对这样的教育场景并不陌生:
你下班了,孩子给你端来一杯水,你却没有好脸色地对孩子说:“我不渴,快去写作业吧!”
看到你做家务时满头大汗的样子,孩子拿着一个削好的苹果对你说:“妈妈,休息一会儿吧,吃个苹果!”你却头也不回地对孩子说:“妈妈不吃,你自己吃吧!”
……
给家长倒杯水、给家长削个苹果,这些都是孩子最质朴的爱的表达,然而家长却无情地拒绝了他们。儿童心理学家表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表达爱的主动性是非常脆弱的,十分容易因为成人的拒绝而退缩,从而不敢主动表达爱,或者不愿意主动表达爱。所以,为了避免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状态,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表达爱也是孩子的一种情感需求,当孩子的爱被接受时,他们才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别人。所以,当孩子给你倒了一杯水时,即使你不渴,你也要真诚地喝一口,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告诉孩子,你因为他的爱而感到幸福。
方法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拒绝“融合效应”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逆境、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开家长会时,我经常会与家长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面对这些劣性考验时,孩子们都是如何表现的呢?
一位家长这样说:“每次考试考不好,孩子要么说考题太难,要么说老师判卷时有失误……总之,说来说去,他一点责任都没有。”
听了这位家长的话,马上又有一位家长附和道:“我家的孩子不仅如此,遇到失败时,比如迟到、被老师批评、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他还喜欢将自己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混为一谈。例如,他没考好,他会说他们班有好多同学都没考好。”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大多数的孩子犯了错误、遭遇到失败,不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习惯把责任推向别人,或者是把自己的责任与他人的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