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出过无数次的“技术故障”,顷刻间无家可归,然后四处找寻新的服务器,付费的,免费的,国内的,海外的,真是一个世界级的流浪汉。
茹嫣说,连累了你。
达摩笑笑说,怎么这样说?你告诉了大家一个真相。要谢你呢。
要说再见之前,茹嫣问达摩,你明天在家吗?
茹嫣心里一直想着去看看达摩的小外孙,借过年之机,表示一点自己的谢意。心里深处呢,是想看看达摩这个奇特的人有怎样的日常生活。
达摩说,怎么?你有什么安排?
茹嫣说,给你道喜呀!
达摩说,我明天十点以后要出去。
茹嫣想了想,说,那我就早点来。
41
“青马”成员,从八十年代初渐渐形成初二给卫老师拜年的习惯。卫老师复出后,初一来人就多起来了,有老友,有下属,有慕名者,还有几拨子官方机构的团拜,又喧闹又不方便。后来,“青马”几个出国的出国,去外地的去外地,只剩达摩和毛子两个一直坚持下来,卫老师也就尽量将这一天的来访者推掉,以便能清清闲闲说话。
初二一早,茹嫣洗漱清拣完毕,遛了杨延平。估计回来会晚,给它多留了吃食和饮水,叮嘱它听话,别乱拉乱尿。然后给姐姐那边打了电话,探问姐夫如何。姐姐说,依然不让见,只说已有好转,人没见到,谁能知道?茹嫣宽慰几句,说以后每天都会打电话来的,就出了门。本来她已经将江晓力给她挑选的那一身穿好,临到出门,又全部换下,依然穿她平日的衣物。
街面上一片升平景象,市民们携家带口提着花花绿绿的礼品匆匆赶往四方拜年。公交车出租车都比平日紧俏,茹嫣等了二十多分钟,竟没有空车。平日这种时候,满街都是放空的的士,一眼看去,街道都是红色的。终于拦住一辆,司机问了地点,才让她上了。
一路上茹嫣都在为难着,她本想给孩子买点什么,但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好,便让司机在一个小摊前停了一下,下车买了一个印着喜庆娃的红包,往里面装了八百元钱。
快到的时候,她和达摩通话,达摩告诉她左拐,右拐,向前,终于来到了达摩居住的那片宿舍区。
出租车开到了一个窄道口,就不愿进去了,因为又有人要车。
于是茹嫣给达摩打了电话。达摩说让她等着,来接她。她说试试自己找来。达摩告诉她几栋几门几号。
那是一片老旧的工厂宿舍区,里面的房屋五花八门,半个世纪以来,各个年代的建筑都有。五十年代的青砖平房,六十年代的红砖三层楼房,七十年代的灰色水泥五层楼房,八九十年代的铝合金窗户的八层楼房……密密麻麻,鳞次栉比。要是细看,还可以看出不同年代的房屋格局,看出后来建的那些房屋,是如何一层层插到原来那些宽敞的空地中去的,像一个立体的考古断层。
这儿居住很拥挤,家家户户都在尽量扩充利用各类空间。住顶层的,在天台搭棚屋;住一楼的,靠外墙建偏厦;有阳台的,把阳台包上;还有的就用角铁工字钢自建一座空中楼阁,如某些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一样,从三楼四楼悬出来;还有鸡笼鸽笼花台鱼缸,也见缝插针地分布其间。许多人家的窗前檐下,挂着腌鱼腊肉,有的门前放着小煤炉,上面熬着汤,一片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和喜庆的年节气氛。许多人来来往往,互相间拜着年,打着趣,递着烟,说着各种快乐的粗口。还有许多小狗,白汪汪的,脏兮兮的,四处追逐撒欢或悠哉游哉地闲逛。这一点,它们比杨延平要自由得多。
茹嫣第一次进入这样的环境,她想,在那些高楼大厦的背后,在那些繁华大街的尽头,一个现代都市,还隐藏着这样的世界。这里的姑娘们一样打扮得光鲜时髦,气色很好,化着浓艳的妆,染着新潮的发。小伙子也健壮高大,穿着挺括讲究。他们走到这个城市最华丽的地方,别人也看不出来,是从这样一个促狭寒酸的地方出来的。他们都大声说话,大声开着很放肆的玩笑。因为他们的快乐,茹嫣也就快乐起来,脸上常常显出笑意。
终于还是迷失了方向,茹嫣便问一个迎面走来的三十多岁的男人,达摩住在什么地方?那男人一脸茫然,达摩?哪个达摩?茹嫣这才记起来达摩是一个网名。便说,修理家电的。又说了家住几栋几门几号。那男人说,你说的是常老师啊,我带你去。茹嫣问,你们怎么叫他老师啊?那男人说,是老师啊!正经八百当过我们职大的老师呢。茹嫣便问,他教什么?那男人笑了,说,你该问,他什么不能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