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所“重点”小学,托了无数关系,还给学校所谓教育基金会“自愿”捐助了3万元。孩子入学时又缴纳了8000元的学杂费、食宿费等,不过拿到的单据上却只写了80元!
在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钟伟(化名)收到了中关村三小的短信,上面写着“您的孩子已被录取,请到海淀影院东边的北京银行缴纳赞助费,以父母名义各存××元”。一个多月的焦急等待,存进银行的几万元赞助费,只换来了一张薄薄的录取通知,没有任何收据和发票。
这哪里还是教书育人的学校!
中国教育怎么了 价值之忧(1)
价值之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教育就成为达成个人功利目的的跳板和工具,这与教育的真实意图背道而驰
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潮在大学生中很有市场
有一位女生,第一天踏入大学校门时,由她妈妈陪伴着。面对即将开始的独立生活,该女生在学生公寓里不知所措。她的妈妈手把手地教她如何铺床单,如何叠被子,如何洗衣服。一个19岁的女孩子,不会铺床单,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令人难以置信。
这种现象,或许在大学里并不普遍,但的确存在,它生动地表明,很多大学生除了对考试能够应付自如外,其他方面几乎就是无能。
只有好好考试才是敲开大学之门的唯一路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名牌大学,更需要拼命地应付考试才有可能挤进去。上大学是通向幸福未来的捷径,在这样的共识之下,考试就成了学生读书的唯一目的,学生的生活能力锻炼、自信心的训练、动手能力的训练、责任心的训练、爱心的训练以及行为能力的训练,被全盘忽略,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应付考试就成为学生唯一的任务。
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之下,学生们的大脑被高度扁平化。行为能力训练的缺失,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目光被锁定在教学大纲的高墙之内,在这个画地为牢的围墙里,一切答案都是现成的,他们无须思考,仅仅需要牢牢地记住那些标准答案,就能应付考试。
他们不但失去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还失去了个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他们必须面对的是考试,而不是创新能力的测试。标准的课程设置,标准的教学方法,标准的考试路径,标准的考试答案,作为最为迷人的花朵——个性、创新能力、理想等等,在这样高度标准化的流水作业中,已无存在的必要和空间。
类似前面所说的这位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女生的现象,并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它顶多是个笑谈,不会对该学生的前途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她的父母以及她所就读的学校来说,她能考出好的分数,才是唯一重要的。不会铺床单,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会料理,这样的学生除开应付考试以外,是不可能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充其量她只是一架能够获取高分的考试机器,其他什么都不是。
在本书的前面几部分里,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作了一些粗浅的阐述:由于考试成绩成为教育结果评价的单一方式,考试成为学生们的唯一任务,高分低能也就成为无法回避的普遍现实。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普遍混乱,这些难以修补的缺陷已经在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暴露无遗。不是没有工作可做,而是他们做不了,企事业单位对很多大学生的评价是:连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资格都不够。
师德的缺失、师道的败坏、瘟疫般流行的学术*,无疑又使糟糕的现状雪上加霜。至高无上的唯一重要的考试,已经让中国教育的目的和手段高度异化。
教育是保留和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学校则“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爱因斯坦语)
中国教育怎么了 价值之忧(2)
在爱因斯坦1看来,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我们的学生有个人独创性吗?有个人志愿吗?当教育目的和手段被高度异化之后,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必然要出现千奇百怪的怪象。很少有人有真正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必然要泛滥。
当父母和学校培养出的孩子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时,还奢谈什么高深的独立精神,奢谈什么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