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页)
将军花了三天的时间做成,上面有将军亲手刻的字,是送给丞相以备将来见到将军时用来责罚他的。”
曹操戴着眼镜,接过削磨得极其光滑地邛杖看了一眼,只见邛杖上刻着两行小字:“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他不禁一乐,刚要说话,却见杖端有一点暗红,与杖身的斑纹不似,颇为显目,他细看了看,觉得这好象是血滴,不免笑道:“这是邛杖中的名品血泪吗?”
刘阐闻言探过头来看了看,摇了摇头说道:“丞相,这不是什么邛杖中的血泪斑纹,这血斑是将军大人印上去的,他听说为亲人做杖,滴血其上,邛杖方有灵性,如侍亲旁,所以他用那柄百炼神刀,刺破了手指,在这支邛杖上留下了这滴血斑。”
曹操一愣,手僵了片刻,脸沉了下来,啪的一声将竹杖拍在案上:“胡闹,这些鬼话他也信,倒是越活越笨了。”
一直在他身旁的曹植连忙凑了过来:“父亲,这也是仓舒地一片心意,父亲何必生气,有张机大师在襄阳,他不会有事的。父亲如果气坏了身子,仓舒知道了,岂不是难受不已。”
“哼,这孩子”曹操叹了口气,大手在竹杖上轻轻的抚摸着:“他地心意我岂有不知之理,只是这些虚妄之事,又何必去信,白白伤了自己。你给我写封书信给他,这种蠢事,下次再也不准做了,否则等他回来,我真要用这支邛杖敲他的小腿了。”
“诺,我一定写信给他。”曹植和身劝道:“父亲还是消消气吧。”
曹操伸手将邛杖捏在手中,在地上轻轻的敲了两下,邛杖发出清脆如玉的声音。曹操微微一笑,对刘阐说道:“邛杖果然是天下闻名,质坚而轻,声如振玉,难怪能远销到大秦。怎么样,这次襄阳的这个博览会,仓舒挣了多少钱?”
“回丞相,准确数字还在统计之中,下属来时尚未能得知。不过听将军和刘大人估计说,总收入当在五十亿左右。”刘阐略带着些得意的笑道。
曹植一听,惊得瞪圆了眼睛:“百亿,有这么多,顶得上我大汉朝一年的赋税了。”
“这有什么稀奇,不闻太史迁说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吗?”曹操一点惊讶也没有,白了曹植一眼说道:“你就是喜欢些诗文歌赋,一点经济之道也不通,这就大惊小怪了。”
曹植有些尴尬的捏了捏鼻子,嘿嘿一笑。曹操也不说他,回过头对刘阐说道:“他送了五亿钱给陛下。准备交多少到丞相府啊?”
刘阐回道:“这个下属不知,不过将军说了,这次虽然挣了不少钱,但一来江南还要打仗,二来襄阳诸事都要开销,水师还在重建,都是要花钱的事情。此外将军听说关中战事紧张,河东郡赋税钱粮供应不上,他想请示一下丞相府。如果可以地话,他可以从襄阳、益州大族手中购些军粮,直接运往关中。这样可省得来转运,省下来地钱可以多买些粮送去。”
“他购粮到关中?”曹操沉吟了一下:“他准备送多少粮到关中?”
“将军说,现在江南要打仗,钱财消耗甚大,他一时也抽不出太多,能支援关中的最多也就是一千万石左右。”
“一千万石?”这次曹操都有些惊讶了。一千万石,那可是能供关中五万大军地吃三年的粮食。按现在地数价算,这可是接近十亿钱,他送天子五亿钱都心疼得要命,怎么会舍得送十亿钱给曹丕。他这是想什么心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曹操不免有些怀疑曹冲的用意所在。
“将军说,他希望这些粮食能解大公子燃眉之急,安心打仗。不急于求成,稳扎稳打,彻底平定关中。”刘阐不急不缓的接着说道。语气平静,一点邀功的成份也没有。
“我知道了。”曹操向后倚在书案上,摸着邛杖沉默了好久。
刘阐又回了一些话,悄悄的退了出去,他没有看曹操的脸色,但他从曹操说话的语气,感觉到了一种异常。出了门,他不为人注意的擦了擦额头的细汗,抬头看了一眼耀眼地太阳。自我解嘲的说道:“这天真是热得很。天威难测啊。”
“子明。”曹植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对着刘阐拱了拱手:“丞相说子明应答得体。赏子明绢十匹,请子明随我去领。”
刘阐一听,连忙回礼:“谢丞相大人赏赐,有劳公子带路。”
曹植笑了笑,领着刘阐向前走,一边走一边说道:“子明年纪轻轻,应对有节,实在是不容易啊,跟子明一比,我真是无地自容。”
刘阐笑道:“公子何必如此自谦,将军说过,公子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文豪,我大汉地文章,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