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一点,再过个十年八年,也许他就不会让曹丕做这样的许诺了;又或者,他死后地下有知,自己最爱惜的弟弟为了当年自己的一句话,做出了多少牺牲与转变,他会想要收回自己的那句话。
“好……可是,我还是想要长兄一直好好的活着,陪在我身边。”
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曹昂并不表态,只是把曹丕拥入怀中,轻轻缓缓道:“阿丕要记得,得天道民心者得天下,父亲之所以推崇‘奉天子’的说法,正是因为那顺应了民心,但你要知道,我们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
脸埋在他胸前,曹丕闷闷道:“那父亲是想做皇帝吗?”
“当然不是,那是违背天道的事情,人人得而诛之。知道为什么袁本初手下的人都投奔别人麾下了吗?”顿了顿,曹昂继续道:“因为他心怀不臣,有违天道,又志大才疏,所以才日渐走向没落,我们当然不能蹈他的覆辙。可是,当今天下,除了做皇帝,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可以做,阿丕明白是什么事吗?”
想了想,曹丕仰起头,口齿清晰道:“我们可以做让皇帝敬畏,百姓拥戴的人,让天下太平,四海归心。”童言无忌,却也未尝不是真理,事实证明,曹操日后的作为,也确如曹丕今日之言。
听到这样的回答,曹昂倍感欣然,转头望了望窗外,道:“雨停了,我们去前堂用晚膳吧。”
与往常一样说不上热闹也不算乏味的用着晚膳,曹丕仍旧是那副恭谨的样子,腰板挺得笔直,安安静静地低头吃自己的饭。但曹操今日似乎格外地重视起自己的二儿子来,常常是曹丕一口饭还没来得及咽下去,他的问题就抛过来了,搞得受惯了冷落的曹丕在心里是叫苦不迭。当然,也只是暗自腹诽一下,该答的话他是一个字也没怠慢。
注意到曹丕少食的情况,曹操朗声道:“丕儿怎么吃饭吃得这么少?这样可不行,大丈夫建功立业,征战四方,吃得像个姑娘家一样少怎么有力气?”
实在不知该怎么回答父亲的问话,曹丕心里早就炸开了锅——吃得少又不是我的错,您一直问话,我怎么吃得下!吃多了我怕被噎到啊!
在一旁偷笑了很久的曹昂见他实在应付得艰难,开口解围道:“父亲有所不知,前些日子阿丕听说您又要带兵出征,只恨自己不能分忧,所以日夜学习兵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父亲排忧解难。想来是天气太热,加上又没休息好,所以倦怠少食吧。”
闻言,曹操定睛打量了一番曹丕,见他面色苍白,确有劳顿之色,心中升起一丝不忍,“丕儿有心,为父甚感欣慰,但不要怠慢了身体才是,否则得不偿失。”
“诺,孩儿记下了。
暗暗摇了摇头,曹昂想,父亲对阿丕还真是苛刻,就算是夸奖都不忘顺带教育一下。
好不容易一顿饭吃完,曹丕真是从内到外都感到了疲惫不已,后背浸出的一层冷汗把衣服紧紧吸在了身上。走在曹昂身边,他小声嘀咕道:“植弟可真累,每天都要被父亲这样问来问去的,我才被父亲注意了这一晚上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了。”
拍拍曹丕的肩膀,曹昂笑道:“习惯了就好,难道你不喜欢被父亲注意?”感觉到手掌下的肩膀有些过分的细瘦,曹昂稍稍蹙眉,“不过,阿丕你是吃的太少了,难怪练个剑也会伤到腿。”
被提起糗事,曹丕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道:“以后我会多吃些。其实,我突然觉得被父亲这么关心,反而不习惯,像以前那样也没什么不好。”
本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曹昂却听得很不是滋味儿。一方面,他明显能感觉到曹丕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另一方面,他却又发现,长久的冷落,已经让眼前这个孩子忘记要如何在温情中自处了,这是种什么样的无奈啊!
“阿丕,你先回房吧,我还有些事情要找父亲商议。”并不高明的借口,却可以让他暂时不必面对这个揪心的问题。
尚且来不及回答,曹丕就看到兄长转身向另一边走开了。在原地愣了半天,他才重新迈开脚步,朝自己的屋子去了。
路过前堂时,曹昂余光瞥见大门口站了个有些熟悉的身影,止步一看,发现来人正是荀彧。走到府门口,曹昂拱手道:“不知荀彧先生造访,可是有要事?”
“啊,见过长公子。我是来找曹公说说前往洛阳的计划的。”都说荀彧是翩翩君子,衣带芬芳之气,如今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只是拱手回了个礼,便扬起一阵香气。
“我也正好想找父亲商议此事,请——”
听说荀彧来访,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