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进站口很小,只能容两个人通过,一个检票员站在门口检着票。王明也有一年没有来过,对这里的一切,没有什么新鲜感,一切依旧。琳子东看看,西看看,简直是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一切是那么好奇、新鲜。不停地问着王明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巧玲提着包走在最前面,她低着头,根本没有心思看周围的一切,她的心已经飞到家里去,飞到妈妈的身边。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21)
商业局在县城的北正街,这条街自古就是商业昌盛。但在文革期间各种生意停顿了十多年,如今政策放宽,各种买卖又恢复往日的繁华。商店里又多了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
巧玲一个人走在前面,王明和琳子是连走带跑的跟在后面。在百货公司的门市部前,王明叫住巧玲,让她等等他。王明就独自进百货公司,在糕点的柜台前,王明买了两包点心。这是带给巧玲的妈妈的礼物,还有从场部买的罐头,提着满满一大包,王明想第一次上巧玲的家,总不能空手去吧,毕竟是见未来的丈母娘。
巧玲见王明买了那么多的东西,就说:“王明还是你想得周到,我急急忙忙差点忘了,谢谢你!”
“巧玲姐,你跟我哥客气什么,他这是去见丈母娘,应该的应该的。”
“就你嘴多。”说完,王明随后在琳子的鼻子上使劲地刮了一下。
“姐,你看,哥又在欺负我,快来帮我。”
“王明、琳子不要闹了,我们走吧!”
到了商业局的门口,巧玲示意王明和琳子在大门口等等,她去保卫室去登记。
王明和琳子就站在大门口,看着巧玲自个人走进保卫室。保卫室里坐着一位年老的老大爷,披着一件军大衣,在聚精会神地看报纸。
巧玲走到保卫室的门口,用手敲了敲玻璃窗,老大爷用手推了推眼镜,朝外面看了看,放下手中的报纸,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打开窗户,随即问巧玲。
“姑娘,你找谁?”老大爷显然没有认出巧玲。
“杨大爷,我是巧玲呀。”巧玲很客气地回答老大爷。
“你是谁?”
“我是巧玲,林巧玲。”
“哦,你是巧玲啊,你看我都认不出来了,你这几年到哪里去了,没看你回家。”杨大爷打开保卫室的门,走了出来。
“杨大爷,我不是回来啦!”
“你现在才回来,你妈很想念你呀。”
“我妈在家吗?”
()免费电子书下载
“哦,你还不知道吧,你妈不在局里住了,已经搬出去很久了。”
“搬出去,搬到哪里去了?”巧玲脸色突变,急切地问杨大爷。
“两年以前就搬出去了,巧玲你妈一个人怪可怜的,你爸又不知道在哪里,她一个人在局院子里抬不起头,人人指责她,后来她一个人就搬出去住了。你们家的房子还空着呢?这几年也没见你妈回来过。”
“杨大爷,您知道我妈她搬到哪里去住了?”
“我听说,她在紫竹林那里,但具体在什么位置我也不清楚,你从县政府门口的那条巷子,一直往护城河方向走,到了一座小桥后,在转左,你就可以问问人,看有谁认识你妈。”
“谢谢杨大爷,那我去找我妈妈。您不要和局里的人讲我回来了,啊。”
“你去吧,我知道怎么做的。”
“那我走了杨大爷,我再来看您!”
说完,巧玲转身对王明和琳子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三人又急转身离开了商业局。
按照杨大爷指的路线,巧玲三人边走边问,一切似乎都很陌生,几年没有回来,县城也变化不少,建了很多楼房,县政府前已经建了很大很高的大礼堂,全是红砖砌成的,很气派。
巧玲三人走到小桥边,护城河两边的堤岸已经用石头全部砌了,河道也宽了许多,水清澈见底,还可以看见小鱼儿在里面快活地游着。
巧玲在前带路,经过一片平房,平房的前面有一个小小的菜市场,人来人往,很热闹。平房的前面是县里唯一的大型棉纺厂,这里住着很多棉纺厂的工人,自然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市场。巧玲在人群中匆匆走过,眼睛不停地在人群中搜寻着。正当她准备问一个卖菜的老大娘时,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她正在弯腰捡地上菜叶,旁边放着一个大大的箩筐,已经装得满满地,她没有注意身边来往的人。巧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曾经任要职的国家干部,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