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前去打算提出自家三弟。
进了人堆,里面竟有个姑娘,夜里看不清楚,隐约是个清秀的模样,见颜季乐那张望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提起人就走。一路上颜季乐冤得很,分辨说,自己只是觉得人家眼熟,想不起哪里见过才看着她的,就一小丫环,没什么好惦记的。
闭上嘴吧,颜殊礼说。
孩子们爱闹,哄闹着往别处去了,留了小满跟陈大立在原地,相顾无言。
“小满姑娘也出来看河灯?”陈大问完恨不得骂自己,问点别的不行吗?
“嗯。”小满看着他,这是陈小二哥的大哥。
然后两人再也没了别的言语。
作者有话要说:
☆、傻子说亲
到了九月的头,秋意刚起,柳三娘关了红粉轩,散了姑娘,离开呆了十年之久的清河镇。
说是要关,也不是那么容易,三娘与老五前后忙活了足有一月。楼里的姑娘们要安顿好,回家的,寻人的,或者有去处的,没去处的都得一一安排好了。柳三娘就是这般个操心的人。
后面的半个月,小满陪着三娘、老五日日都送别姑娘离开,楼里越来越安静,连打扫的婆子都不再骂那些个“小浪蹄子”了,堂里许多不要的或拿不走的东西放得这里一处那里一处也无人收拾。“在的时候嫌吵,如今都走了,又太冷清。”老五弯腰归拢了一把地上无主的妆盒,拿不走的半匹纱布,最后发现真是理不出来了,遂作罢。
柳三娘寻了个干净的梯阶坐下,看老五的动作,想说点什么,动了动嘴唇,却没了声音。冲小满挥挥手,让她叫个婆子过来把东西归拢一下,要的就收走,不要的再看看如何处理了。
小满知她是不舍的,哪怕再是累了这行当,这个地方也是她跟老五一起建起来的。辛苦经营十载,这里的一切,哪怕只是一块砖,会不舍得也是常理之中。
叫了人去前面收拾,时间也快到午时了。这些天千春一个人呆在房里也不出来,大概是怕了见着姑娘一个个离去感伤罢。小满听着厨房那头有了动静,便过去问问。
虽是不做生意了,饭还是要吃的。唐六蹲在井边,正提溜着一条大鱼去鳞呢。
“六叔,这鱼怎么吃的?”小满问。
唐六边利落地处理手中的鱼,边回这嘴馋的姑娘:“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可以把鱼肉片下来煮,也可以整个儿清蒸,三娘跟五姑娘是不挑的,说说你想怎么吃的?”
小满眼看着唐六都把鱼处理好了,就一直趴在旁边的矮凳上想,水煮还清蒸?清蒸还是水煮?想不出来。因为唐六的厨艺是顶好的,所以不管这鱼是水煮还是清蒸的味道都是极好的。今日这鱼极大,清蒸怕是不好装盘的,水煮吧。
回了唐六,又问:“千春有下来吃早饭吗?”
“有的,这点你倒放心,她也是个心大的,自已饿了知道来吃东西的,不放心她就去看看吧。”唐六洗好鱼,准备拿回厨房里片鱼片。
千春原本不叫千春,就像小满原本不叫小满。已走的千月是被亲人不得已卖掉的,而千春却连亲人都没有。她是个孤儿,在街边乞讨为生。在遇见三娘她们之前,她本就一无所有,因为三娘才走到如今。在她看到千月走的时候,三娘她们没有挽留,她心里就隐隐有些担心了。离了这里,离了这些人,自己还能做什么。平日里虽是个心大的,但也知道自己也不再是七八岁的小童,三娘去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不是不愿,是怕拖累三娘。
三娘跟老五是知道她的,跟她说,没事,我们一起去京都,小满也一起去的。
千春一面感激,一面又害怕看到平日里说笑的人离开,所以成日呆在自己屋子里,当是捂住了眼吧。
小满从厨房出来,天气微微有些凉了,风一吹,叶子飒飒地落下来。正走到拐弯的地方,忽然眼前一黑,来不及挣扎就失去意识了。
这几日隔壁里县的王媒婆可愁坏了。她是这一带出了名的,远远近近的凡家中有适龄的年轻人,说媒找她就是了。这名声传开了,往日里只看到了好,现今觉得这都什么事儿啊。
里县与清河镇由河相通,虽陆运不如清河镇便捷,水路也是极方便的。里县产粮食,多运经清河镇再送往京都方向。
贾财主在里县的土地占了里县近三分之一的面积,俗称地主。地主,地主,自是靠收佃农地租过活的。因他为人苛刻小气,正经的大户人家都不愿与他来往。眼看家中唯一的儿子到了该结亲的年纪,还一点着落都没有,贾财主急得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