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页)
兵贵神速,杜如晦讨得旨意后,拱一下手,急匆匆出殿布置去了。尽管大敌当前,太宗却不以为然。册后大典在丙子日如期举行,隆重繁缛的册后仪式后,太宗同时下诏册封一大把嫔妃,其中有正一品夫人四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二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三品婕妤九人;正四品美人九人;正五品才人九人;正六品宝林二十七人;正七品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采女二十七人。册封仪式后,宫中照例赐宴。晚上,待百官命妇人散去后,略有醉意的太宗携长孙皇后回到正宫。太宗今晚应该陪新册封的皇后娘娘。
正宫里早已布置一新,各地献来的珍玩器物琳琅满目,什么玳瑁黄金莲花帐、云母翡翠屏风、翠羽鳞毫帘、五方金玉玛瑙床,以及手巾、香囊、香炉、暖手、辟寒,每一样器具有好几种,金灿灿,亮闪闪,显出皇后独有的荣华和尊贵。
“满意吗?”太宗指着那些器具,有些夸耀地问长孙皇后。
“托皇上洪福。”长孙皇后施一礼,卸去了皇后服饰,仍像平常一样侍候太宗,支使下人时,仍和颜悦色,一点也不摆皇后的架子。“皇上,”长孙皇后指着那些华丽奇巧的用具说,“衣服用品够用就行,请允许臣妾把这些用不完的器具转给嫔妃们。”
太宗知道这正是长孙氏一贯的风格,只好随声附和:
“你是后宫的主人,你说了算,随你怎么安排。”
夫妻夜话,自然是甜美无比。太宗揽着长孙皇后说:“朕登上皇位,有你们长孙家一半功劳。在内,你识大体,顾大局,弥补了朕许多过失;在外,无忌也是尽心尽力,尤其在玄武门之变时,担当了许多机密大事,这些日子,朕决定大封功臣,以勋劳、成效考量而定封邑,无忌是佐命元勋,功在第一!”
听了太宗的话,长孙皇后却并没显得多么高兴,起身施礼辞道:“妾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女布列朝廷,妾无忌兄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论功更不能列在第一。”
太宗不以为然地说:
“朕和无忌是布衣之交,起事前即是好友,他跟随朕的时间最长,朕看重无忌,并不因为他是国戚,朕不但论功排他为第一,下一步还打算任命他为宰相。”
长孙皇后一脸恳切,再拜道:
“汉之吕、霍,外戚干政,可为切骨之戒,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太宗哼哼着,并没认可皇后的恳请,但长孙皇后以古人的善恶作为自己的鉴戒,表现出一位女性非凡的大度和卓识,确实难得,李世民之所以取得如此非凡的业绩,实在和贤妻长孙氏的配合和协助分不开。
己卯日,突厥进击京兆高陵县、辛已,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突厥,斩首千余级,并擒获俟斤阿史德乌没啜。
战报传到皇宫,太宗大为高兴,正巧魏征也从山东回来了,太宗设宴招待几位重臣,一则庆贺打败突厥,二则为魏征接风。人逢喜事,君臣欢娱,谈到在前线奋战的尉迟敬德,太宗高兴地说:
“尉迟敬德随朕驰骋战场多年,颇有经验,又加其勇猛,朕料一战可挫突厥也,今果不其然。”
长孙无忌亦道:“皇上的军事指挥才能,非凡人所能及也,无论是一内乱外侵,想以军事手段来撼我皇唐,纯粹是痴人说梦!”
这话不假,太宗哈哈大笑,喝一口松醪酒,夹一块鹿唇肉填进嘴里,略做沉思,才说:
“朕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而当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击之,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众卿听了这经验之谈,连连点头称是。右仆射封德彝见太宗兴致很高,乘机奏道:
“隋末丧乱,人口疾减,如今全国在册人口仅二百余万户,不及隋朝人口多时的四分之一。如今突厥入侵,军队调动频繁,点校粮秣,颇感不足,皇上诏免关东赋税一年,可否暂缓执行。”
吃饭的不知当家的苦,太宗知道尚书省的难处,点点头说:“明日重新颁布诏令,说‘已役已纳,并遣输纳,明年总为准折。’先征赋税,供国家急需,以后再补他们就是。”
魏征听了这话,当即甩下筷子表示反对,他义正辞严地说:“今陛下初膺大宝,亿兆观往,始发大号,便有二言。生八表之疑心,失四时之大信。纵国家有倒悬之急,犹必不可。况以泰山之安,而辄行此事!为陛下为此计者,于财利小益,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