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放人?”姚铮眯起眼斜睨着他,眸内生光,冽冽如寒泉一般,“放你还是放寡人?还是逼得莒和走投无路,干脆挟持了寡人,然后楚偃便可以坚持不退兵,最后让莒和放手砍了寡人的脑袋?哎呀,寡人真是为了恒国,死得其所。”
“国君!楚相定然不是这样筹划的,有了阻断随国后路的兵马,随侯才肯这样轻易地放……”谢扬突然住口了。
“怎么不说了?”姚铮反问道。
“小民以为……其实若没有这一路兵马,国君也可安然脱险。”谢扬低头又往碗中添水。
“是因为你在?”姚铮勾起嘴角,似笑非笑。
谢扬摇摇头:“哪怕只有国君一人,也能够……只是小民愿意陪着国君,陪国君活着。”
姚铮笑了笑,低头从袖中掏出一柄包着牛皮鞘的匕首,在谢扬面前晃一晃:“若是寡人让你杀了楚偃呢?”
“小民请死。”谢扬毫不犹豫地答道,“小民不敢随国君一时冲动之意而断送了恒国——断送了恒国,便是断送了国君。国君要楚相……离开,此时并不恰当,小民以为国君比小民更清楚。”
“你信不信寡人会亲手除掉他?”姚铮拔开刀鞘,将那青光凛凛的刀锋迎着空气转了又转。
谢扬不答,只是苦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姚铮有些不耐烦。
“没什么。”
不过是想问,你手里的那柄匕首,原本是准备刺中自己,还是准备刺中随侯?
姚铮将手里的匕首用力地掷到车厢的角落里,“哐”地一声撞上了盛水的方壶,他望着歪倒的方壶里流出一汪水,终于转过头道:“你不必跟寡人回去了。那路阻截随军后路的兵马当是国尉领兵,过几日他想必会追上来,到时候你和他一起转去旸山。”
“为何?”谢扬不解道。
“柴国要反。”
“诶?”
“柴国在随国与我恒国边上,向来是摇摆不定,前些年刚刚背随事恒,但君父瞧不起这等左右逢迎的诸侯,便常常冷落柴国。此番随国自己没占了便宜,恐怕要怂恿柴国生事。”姚铮说道,“还有,你随军退了柴军之后,就留在旸山,不必再回盈许了。等寡人亲手把楚偃杀掉之时,寡人会让你回来见证的。”
姚铮挑衅似的看看沉默的谢扬,冷笑道:“怎么,舍不得你的楚相?不是想一直守在寡人身边么,若是连半点杀伐之功都没有,寡人的身旁又凭什么让你站着?”
“小民不是不愿意去旸山。”谢扬打断了姚铮的话,“小民只是想,这一去,就定然看不到国君的大昏之礼了。”
姚铮一怔,回头瞥了他一眼,谢扬只是默默地将翻倒的方壶扶起,脸上平静无波。
二人两厢无话,沉默了许久,直到谢扬突然开口:“国君,旸山可有将领在守?”
姚铮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旸山千里关,守将魏戎。”
“既有守将,为何还要派国尉过去?是不是不太妥当?”谢扬反问道。
“这么说你觉得自己一人过去就足够了?魏戎年迈,寡人担心他……”姚铮不再说下去。
谢扬摇摇头:“小民想向国君另借一人。”
“谁?”
谢扬笑了笑,附到了姚铮耳边。
“他?!”
“是。”
作者有话要说: ①国君叫莒和的话,所以其实公子成连叫做“莒成连”=v=莒和的爵位是侯,从名义上说比姚铮要低一等的。不过其实爵位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②筹马=筹码。其实我一开始不敢用这个词的,后来查了下,果然是我孤陋寡闻了TAT。《礼记?少仪》“不擢马”。唐?孔颖达 疏:“投壶立筹为马……每一胜辄立一马,至三马而成胜。”。嗯嗯“投马绝叫,傍若无人”说的也是这个了。
③不要怀疑,战国时候已经有连弩了呢!
顺便说一下,最后那个牛骨的问题,因为那时多用牛来犒赏军士,莒和摆那么多牛骨第一是显示随国军士多,第二是显示随国有钱,这对于姚铮来说,不是一个“挑衅”能够形容的TAT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自汉典
☆、第十章
旸山的千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