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民榜,张铁匠也是识得几个字的,便是依次的念道,“宋军客军来此,已然收复易州,衙门之处搭设有粥棚赈济,特此安民,秋毫无犯……”
张铁匠只是拍手称赞道,“嘿,到底是南人,这当兵的都是素质极高的,俺且去衙门看看……”
将要走的时候犹是记起来什么,只是扯着嗓门喊道,“王麻子,李老三,还不赶快跟俺去衙门领粥,晚了可就被别人抢了先了!”
说完之后便是一溜烟的往衙门方向跑去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各家大门都不约而同的打开了,望着整洁的街道,和远处站立,岿然不动的数名穿着宋军服饰的官兵,实在是未曾想到,就在这里,昨晚还是生了一场战事。
而这一场战事,险些让得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从此便永隔世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纷纷往着衙门方向前去,到底是南朝富庶,竟然还赈济施粥,要知道在涿易二州,早已经是不见这般情形了,这两年就算是大旱,蝗灾之年,大辽也不会管上半分,众人都是有些难以置信……
第八十五章 大功(四)
易州城之中,随着民众出行,回归于正常的轨道,总算是有了一丝丝烟火气息。
校军场当中,一顶顶帐篷搭设于此,此处便是常胜军所部降卒暂时安扎的所在。
每个人的脸上也总算是不再那么面黄肌瘦,更重要的是泛起了一丝丝红润的笑颜,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们有了心里盼头。
这易州落到宋人的手中,俺们的日子倒是好过了一些,虽然说依旧有官兵看押监管,行动不得自由,可以吃食从来都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短缺。
这秋季已经深了,就连是军袄也是送了一些来,不至于向以前那般,气候变化,总归会冻死两个弟兄。
现在这般,已经是好到不行的待遇,谁要是还不识趣,闹事作乱,莫说宋人饶不过,就是自家兄弟也免不了一顿老拳。
乱世之中,就算是他们逃又能逃到哪里?他们军伍多年,已经不会伺弄庄稼了,再是逃到燕京当中,免不了还不过是被辽人抓了做生口,整日整夜食不果腹,活计还累得要死,军中粗活重活都得他们来干,累得发昏了,手脚稍微慢些就是一顿鞭子。
其他的不说,起码杨凌所部到了易州没有为难他们这群常胜军厮杀汉半分,薛大虫这厮昨日城门厮杀眼看着就要断气断气的了,可是不到一日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似的,就这般生龙活虎的站在他们面前。
若是说话的时候中气再足够一些,想必就是屁事儿没有了。
“老薛啊,你这眼光倒是毒辣,怎地就跟宋人搭上伙了?俺当初可被你骗得苦了。”李顺这个时候便是坐在地上,就这般盯着薛永。
一群厮杀汉说话自然是敞亮,薛永吊着半支胳膊,陪笑了一声,“哈哈哈,哥哥莫怪,当日那般情形你也是有些见闻,俺怎么敢透露如此军机,稍微不注意就是人头落地,不过俺行事之前却是问了杨大人,总归不会为难俺们常胜军的厮杀汉就是了。”
李顺听到这里,眼前顿时一亮,低耳细语的问道:“病大虫,你老老实实的告诉俺一声,这宋人究竟靠不靠得住,值不值得俺们卖命?”
薛永看了李顺一眼,“值不值得还用得着俺说么,就是这般待遇,俺从最初的怨军到而今的常胜军,也是从来未曾享受过,以后靠不靠得住,俺一时之间也拿捏不稳,不过俺看着这杨大人虽然面相文弱,可骨子里却有一股子狠劲,临阵之际,从来都是在俺们身侧,总不至于弃了俺们军汉吧……”
李顺点了点头:“俺私底下已经摸了摸弟兄们的底,却都是愿意跟着这大宋搏一场功名富贵,却不知杨大人收不收容?”
薛永等的便是这句话,拍了拍李顺的肩膀,“老哥哥,你这是说的什么混账话,俺在这里也是一句话,杨大人要是不收容俺们这几百号弟兄会吃喝都照应得如此周全?俺们厮杀汉嗓门大,一身汗臭,脾气还不好,虱子比毛都多,值得这般对待?说白了,还不是想将大家整编为大宋一体!”
李顺点了点头,“此番大功,你却是得了大头,有甚差遣可别忘了俺!”
薛永笑道,“俺们常胜军在此,怎么也有几百号弟兄,一个指挥使的差遣是逃不了的,不过也总不可能将常胜军所部一成不变的统归一处,总得打散一些,这都是惯例,没甚大不了的,届时俺说上几句好话,总得将老哥留在身边便是;老哥的本事俺是知道的,都头位置打死都能作数。”
“如此,全仗老弟运筹了。”李顺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