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页)
份收集垃圾的工作。就在一堆堆垃圾中,矢野彻发现了美军官兵带来的大量科幻小说。被这些小说漂亮的封面和插图吸引的矢野彻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学习英语,几年后便开始尝试翻译,其选择面涉及了海因莱恩、斯特金、赫伯特等人的科幻经典。这些作品逐渐受到从废墟中重建家园的日本人的喜爱,培养了一大批本土科幻爱好者。从他们中间产生了星新一、光濑龙、小松左京等现代日本科幻小说的骨干作家。
矢野彻不仅从事翻译工作,自己也创作科幻小说。后来,矢野彻成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日本科幻作家,并且协助成立了日本科幻作家协会,担任主席一职。
由于同文同种,美国科幻进入英国的广度和深度自然大于其它国家。不过,二战时最早进入英国的科幻杂志却是被作为远洋船的压舱物的一部分拉到英伦三岛的。后来,由于美国科幻市场规模远远大于英国,英国科幻作家们纷纷为美国出版商写作,使英美科幻实际上成为一体。
1951年,美国科幻大举进入德国,开始了德国的“现代科幻时代”。1952年,美国科幻译作在法国开始产生大量影响。其它西欧国家也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成为美国科幻的“殖民地”。
由于政治和文化壁垒,前苏联大致是在七十年代末才开始接触美国科幻的。前苏联的科幻作家惊异于美国科幻小说中奔腾的想象力,还为此进行过“近科幻”与“远科幻”的讨论。到后来,甚至戈尔巴乔夫也成了美国科幻作家的拥趸。
在南美,蒙泰罗把美国科幻小说引入巴西。
到了七十年代,“美国出口科幻小说,就象出口可口可乐一样。”这句美国科幻评论家詹姆斯冈恩在《科幻之路》中写下的话,虽有些夸张,但与事实相去并不远。
这股世界科幻文艺美国化的浪潮于七十年代末进入中国,并且在九十年代开始占据统治地位。那是《科幻纵览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要介绍的内容。
世界科幻文艺的美国化,其效果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首先,科幻文艺只是在美国才走向系统化和职业化。其它各国基本是以业余作者或兼职作者的创作为主,在作品数量和质量上无法与美国相比。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他们自然要选择更好的作品。因此,美国科幻的流行,更多地反衬了其它国家科幻文艺的不成熟。
其次,美国科幻界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从创作到出版,各方面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学习美国科幻,意味着跳过摸索阶段直接进入成熟阶段。所谓后发优势,一定是要建立在引进和学习的基础上的,而不能企望躲在深山老林里修练成绝世高手。在许多国家里,本土作家早期的科幻探索被后人视为“古典科幻”,而从美国科幻的引入才开始该国“现代科幻”的历程。世界各国大部分当代科幻作家往往都是在美国科幻文学,而不是在本国早期科幻小说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创作的。
再次,美国科幻中洋溢着对科学和进步的追求,这是其它国家所缺乏的。在法国、日本这样传统包袱较重的国家里,甚至在与美国同文同种的英国,科幻作家们经常在作品中体现了向后看的倾向,试图体现所谓民族文化传统。但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并不受其它国家科幻爱好者的重视,甚至在其本土都抵御不过美国科幻的影响,这说明,歌颂科学和进步已经成为科幻文艺本身的特质。
负面影响不必多说。实际上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美国之外许多国家里的科幻作家都在作同一件事,就是把本国科幻创作从美国科幻模式的阴影下解放出来。虽然科幻文艺所推崇的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现实,但不同国家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都站在美国人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这些立场也应该反映在本国的科幻小说中。
其实,就是美国人也不喜欢其它国家出现的那些“仿美科幻作品”,因为看这些作品不如看原汁原味的美国科幻作品。所以,其他国家科幻小说很少被译到美国,即使被翻译,在美国也很少有销路。
不过,尽管各国科幻作家都在努力地将科幻本土化,尽管虽然世界各地科幻文艺都有星星点点的创新,但除了六十年代出现在英国的不成功的“新浪潮”,还没有出现足以与美国科幻相抗衡的力量。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学史 第六章:在和平中大发展(3上)
第三节:主要科幻大国的战后发展
本节仍然要从前苏联开始,这不仅是因为前苏联本身便是一个科幻大国,而且由于政治壁垒的保护,前苏联的科幻小说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