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4 页)
然而她们还是喜欢谈论西施,每当这时,那些仿佛当年西施年纪的小浣纱女们就会忘了手里的活计,瞪大出神的眼睛。
“听说了么,吴王在湖边造了一面大鼓,让西施脚上绑了鼓槌,来来去去地敲……”
“哼,我却听说吴王专门开了一条河,为的是给西施天天送去最好吃的菜饼子。”
“……”
太阳渐渐地高了,姒大一身戎装,脸色阴沉地从桥上走过,几个熟识的女孩儿大声招呼着,他却浑如不觉。
“唉!”一个女孩儿看他走远,轻轻叹了口气:“姒大哥真可怜啊,听说郑旦死在吴国,吴王还把大湖边的一座什么山,改名叫做郑旦山了呢。”
“他这是……”
“听公道叔说,大王点集,姒大哥做了习流,要出征的。”
“出征?不是去打吴国罢,那样他可以看看……”
“嘘!这种话女人家也好说得!”
不远处,只剩一条胳膊的施季,夹着个竹匾蹒跚地走着,听得“吴国”两字,又失魂落魄般高叫起来:“吴国!吴国!会稽、血!血啊!”
爷爷的坟头,已经长出了青草。
东施小心地拨开乱草,跪在那儿,把一个酒壶,一双筷子和两个白面饼子,放在坟前。
“老人家走了,你今后怎么办?叶落归根啊,东施,和我回鲁国罢!”
那一天,子贡大叔这样劝过她,可她只是摇头,只是哭。
多亏了子贡大叔,现在不用自己跑到会稽城去卖丝卖帛,爷爷也可以常常喝上酒,吃上面饼子了。
“多吃一点,爷爷。”
东施轻手轻脚地掰开面饼,眼泪一滴又一滴,落在雪白的饼子上。
越国打赢了,打赢了吴国。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连深山里的树,深潭里的鱼,怕也听得多了罢。
“听说大湖上吴王的船,被火烧了三天三夜!”
“吴王的太子也死了,这世道,报应来得真快。”
毕竟是胜仗,传者劲头十足,听着津津有味,就连只剩一条胳膊的施季,也常常挟个饭碗挤在人群中,脸色泛出少有的兴奋来。
“咱们村的西施呢,她怎么样了?”
“有人说,吴王就是为了护着西施,没心思打仗,才败得那么惨……”
“得了罢,我怎么听说,大王本来已经追上吴王,是西施跪在那儿苦苦哀求,大王才放过吴王的呢……”
乡野闲谈,终究没什么结果,日子一天天还得这么过。
出征的男儿们大多回了村,带来五光十色的战利品。
姒大也回来了,带回几条深浅不一的伤疤,和一个装满土的罈子:郑旦山的土。
他把罈子深深埋在后山,夜深人静的时候,村里人经常听见他在那里狼一般地哭号。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点集令又贴上了村口的谤木,姒大和村里的男儿们又结束整齐地走过了溪上的小桥。
吴国亡了,大王特赐的酒肉,颁到了山溪林谷,每一个子民的家中。
会稽城里,宴会足足开了七天,大王回来了,范蠡将军、泄庸将军和许许多多的大人物都回来了。
姒大却没能再回来,苧萝、还有许许多多村里的许许多多男儿,都没能再回来。
但回到家园的人们却都说西施回来了,他们真真切切地看见西施坐在大王的船上:“习流六千,甲士二万,君子之士四千人,每个看见她的人都想对她笑,都想和她说话,可她一直坐在那里,不笑,也不说话,甚至连动也不动。她更好看了,每个人都不忍心把眼睛从她的身上移开,真的。”
村里的女人们开始张罗着准备迎接西施。吃苦了,回家了,一定想好好歇歇,和姐妹们抱头大哭一场罢?
“不管别人说什么,西施都是咱们的好姐妹,是咱们村的骄傲。”
东施也在企盼着。虽然不敢到人群中去,她却经常一个人走出村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候着,或者爬上山去,远远眺着塘河里的船只,数着山路上的行人。
可西施没有回来,一直没有。
有人说,她在越王的宫中;有人说,她被范蠡将军用小船载走了,也有人说,她死了。
这天,东施走的特别远,一直走到了湖边。
天色尚早,乌云却黑压压地笼在湖面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东施久久地伫立着,凝望着湖上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