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页)
有中国飞机制造企业都隶属于两家大型控股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这大两集团公司拥有着100多家制造企业、33个科研机构及42家其他公司和机构,共计拥有员工45万人。
其中沈飞、成飞、西飞和贵州飞机工业公司隶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而陕飞、哈飞、昌河和洪都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其中中航一集团所属企业主要研制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而中航二集团所属企业主要研制攻击机、直升机。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制造所有主要类型军用飞机的国家之一,但不可否认中国军用航空工业在战机研制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这也是一系列旨在打破垄断和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结构重组的目的所在。
虽然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仍在共同使用位于北京交道口南大街67号的同一座办公大楼。但是面对中国空军不断膨胀的采购订单,在运输机和教练机制造领域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仍然拿出了各自的“拳头”产品。
面对中国空军的高级教练机采购计划,中航二集团所属的洪都集团在成功研制了K…8型教练机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L…15型“下一代高级战斗/教练机”,而中航一集团所属的贵州飞机公司则一直在加紧研制FTC…2000和LFC…16高级教练机以对应。
两大控股公司之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毕竟生产业务重合程度很小,无关双方的生死存亡。真正惨烈的竞争却爆发在在共同致力于战斗机研制领域,同属于中航一集团沈飞和成飞之间。
在中航第一集团之中各分公司也可以说是各有专攻,比如西飞主要担负着轰…6系列轰炸机和歼轰…7系列战斗轰炸机的循序改进工作,以及新一代的轰炸机/战斗轰炸机的研制工作,贵州飞机工业公司则致力于开发新型教练机及包括发动机在内的航空部件。
沈飞致力于重型制空战机的研制工作,从歼…8系列战机的研发和改进,到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的飞跃之举—引进和仿制俄制苏…27系列战机的“11号计划”。沈飞始终担任着中国空军主要战斗机供应商的角色。
比其历史悠久的沈飞来,年轻成飞近年来势头显得咄咄逼人。1997年岁末成立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日益成为负责中国新一代战机设计、研制、
生产的重要基地。
其拥有的18000多名高素质员工,5280多台设备中800余台已形成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环境,这在中国航空工业是首屈一指的,远远走在了沈飞集团和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等老对手的前面。其主打产品歼…10系列战斗机和FC…1型外贸战机更因其价格低廉和多用途设计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
沈飞和成飞虽然在所研制的战斗机领域构成高低搭配,但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军的采购份额毕竟有限。在中国空军第三代战机市场的角逐中,起步稍慢的歼…10系列战斗机,便由于苏…27/30系列战机的引进,以及歼…11型战机的提前量产,大大压缩了中国空军军对歼…10系列战机的需求。
不过成飞集团对歼…10系列战机的产量仍持乐艰态度,歼…10系列战机成熟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即使仅维持 300架的产量也足以保证成飞收回成本。
不过在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机项目的角逐上, 已经进行大规模研发投资的沈飞和成飞却不得不刺刀见红。
沈飞集团一直对于中国空军继续引进和仿制俄制苏…27系列战机的要求持保留态度。虽然仿制歼…11系列战机已经占据了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流装备的地位,但沈飞显然清楚随着中国的加速崛起和航空技术的进步,歼…11系列战机将在数年之内显得落伍。
所以沈飞希望在2010年完成歼11的生产任务后,可以直接投入自主研发的第四代主力战斗机生产工作。如果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权被成飞集团夺走,那么沈飞将只剩下低速生产和改进歼…11系列战机的工作了,这对于一个拥有庞大战机生产基地的大型航空企业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而成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虽然歼…10系列战斗机和FC…1型外贸战机一扫阴霾。但是在成飞的历史上却也同样有着歼…9、歼—9VI那一系列惨重的失败。就在歼…10系列战斗机大获成功的同时,沈飞就通过引进和仿制雅克…141M型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攻击机,夺走了中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采购订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