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页)
军的百姓都有饭吃,其实百姓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会很满足了。”
朱温豁然转身,面向唐昭宗李晔,朗声道:“臣斗胆,为民请命,望陛下能够顺从**,救百姓与水火。”
李晔心中暗叹一声,心道:你们都已经定下来了,这才来问我的意见,我说与不说还有什么意义?
虽然心里这么想,可表面上李晔还是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道:“梁王体恤百姓,实乃百姓之福,我若不准的话,岂不让天下百姓骂我做昏君吗?明日即让舍人院出告,免除各郡州农户的各项赋税……”
各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就算是退了朝。
李晔在心里暗自腹诽,在心里把朱温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了一个遍,心道:“你这个朱温真不是东西,钱不是你的,你当然不心疼,百姓们不用交税,如何充盈国库?国库了里没有钱,我如何治理天下?你这是拿我们李家的钱来收买人心啊!”
其实不光是李晔在心里腹诽,那些文武大臣们一个个答应了缴纳数千贯甚至上万贯的钱财之后,现在想想也还是觉得有些肉痛,毕竟没有人会嫌自己家里钱多,可为了自己的地位能够稳固,他们还是不得不忍痛答应把钱交出去,还不能很寒酸。
于此同时,这个消息迅速的传了出去,还没等舍人院出告,就几乎已经传遍了整个洛阳,全城震动,这些升斗小民们一个个欢欣鼓舞,烧香拜佛以庆祝这有史以来最大的好消息。
在这些百姓们看来,交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忽然让他们不用交税了,反倒让他们感到很是意外,以前的大唐老是以各种名目增加税收,这才导致各地流寇四起,如今免除了赋税,百姓们没有了沉重的负担,不高兴才是怪事。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传了很多天,但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如今真的定了下来,这些百姓还不高兴的烧香拜佛?他们高兴之余,当然不会忘了为他们带来这巨大好处的梁王爷朱温,甚至有好些人家都在家里供奉了朱温的长生牌位,祈求能够让这位体恤百姓的王爷长命百岁。
几乎每一个人在见到熟人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问:“你听说了吗?以后不用交赋税了……”
而对方也大都会回答:“当然听说了,这么大的好消息当然不会不知道,多亏了梁王殿下体恤百姓……”
一时间朱温的声望在民间如日中天,可几家欢喜几家愁,普通小民是高兴了,那些世家大族就不高兴了,因为他们的产业都很大,按照朱温的说法,他们都是要缴纳税收的,要把全年的收入中的两成当做赋税上缴,虽然这一点并不能让他们有多大损失,可还是让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心里不爽。在他们想来,他们原本就比那些小民高上一个档次,税收与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关系。
历代以来士大夫不用缴纳赋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这世道说变就变了,说什么让天下人人平等,这不是开玩笑吗?如果任何人都平等了,那我们还当官做什么?有钱就要交税?真是从何说起啊?难道有钱也是错?
但这些话他们只能憋在心里,而不能说出来,说出来的话就很可能得罪朱温这个瘟神,在他们想来,朱温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收买人心,一定是有所图谋,当即就有人暗地里到皇上面前告状。
可李晔本人也拿朱温没有办法,只能干瞪眼而已,李晔本来就心烦,听了这些告密的臣子的话,心里就更是烦的厉害,心道:“都是这个朱温惹的祸,弄什么不好,非要让百姓们都不交税,这可害苦了士大夫们了,让这些千年来没有交过税的人交税,还真有些难为他们,无怪乎他们会暗地里编排朱温的不是。”
朱温的这以政策传到其他藩镇哪里,各藩镇的节度使当然是嗤之以鼻,他们可没有朱温那么财大气粗,如果没有百姓们上缴的各种赋税,他们的府库中哪里会有粮食和金钱?没有粮食和金钱,拿什么来养活十万甚至是数十万的军队?
蜀中的王建问自己的心腹谋士韦庄道:“韦先生,对于朱温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韦庄也是有大学问的人,当然知道朱温如此做对社会安定能做到很大的改善,可没有赋税收入,一切开销从何而来?蜀中虽然富庶,可府库中的大部分收入都是百姓们上缴来的赋税,如果没有了赋税收入,他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充盈府库了。
韦庄道:“梁王如此做当然有他的道理,梁王在亳州、宋州、邢州、相州、澶州等地都有各种工厂和产业,每年的收入相当可观,他们可以用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和矿产换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