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去丽江一趟(第2/2 页)
被误解的不止是“和姓”,丽江凡带有“和”字的地名也被误解了。
翻开《徐霞客游记》,在1639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路过丽江七和的时候,记有“七和者,丽江之地名。有九和、十和诸称”。二十九日的日记中有“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岸波潆,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其后即十和山,自雪山南下之脉也。”
有人据此认为:丽江多和姓,所谓七和、八和、九和、十和者,是因为该村原有八家、十家和姓居住。
其实,以上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丽江坝子古时为沼泽地,早期的居民多选择高突之地作为定居点,故丽江一带多带有“坞”(纳西语音,意为山坡)字的地名。而在《元一统志》中,凡带有“坞”字的纳西语地名,用汉字多记为“和”,如“九和”、“阿那和”、“西林和”、“纳鸠和”等,后来有的又变异为“河”,这就是今天“束河”、“八河”、“九河”等地名的由来。
其实,这并不是元朝人的错!因为早在唐代的《云南志》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在该书“蛮夷风俗第八”中记载方言曰:“谷谓之浪,山谓之和”;又《新唐书》“南诏上”中亦有“夷语山坡陀为和”的记载。
据汉语专家说,中国古语读“和”的音为“我”或“坞”。据说,在现在的日本语中“和”的读音为“瓦”,可能是保留了汉语古音。史书中记载的“夷语”未指明是哪个民族的,但今天彝语支几个民族包括纳西族语言中称山谷为“罗”,山坡为“坞”,如丽江坝子中的狮子山即称为“坞”,然后衍生出“坞古”(坡顶)、“坞泊”(坡边)、“坞托”(坡背后)和“坞吕肯”(坡脚下)等地名。因为古纳西没有姓,父母在给子女命名的时候,一般在名字前加一个“乌”字,如“乌长命”、“乌二由”、“乌生”、“乌康”等;即便在取了汉字名之后,在平辈间和长辈对下辈打招呼的时候,喜欢在名字之前加一个“乌”字,相当于汉语中的“阿”字。这样,在纳西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凡姓名中皆带“乌”字的现象。无怪乎,在元朝人编写的史书里就把“乌”字记为“和”,石鼓的头领“乌牒”、“乌字”,就成了“和牒”、“和字”;也有人把“乌”字记为“阿”,所以木氏土司家的祖先被记为“阿胡”、“阿良”等。
由此可知,所谓“丽江和”其实源自纳西“乌”,元朝的“和”与“阿”同为一物,是后人的误会把“乌”变成“和”,然后才有了丽江的“和”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