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篇序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读者能跳出传统的惯性思维,把注意力集中到赵本山的生活、心路和创业的艰难上,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可能只有一个“运气”,而失败的因素却有千百个。我们看待成功的人不应该只是瞻仰,更多的是要看到那些光环背后的辛酸与无奈。近年来很多媒体都在炒作赵本山和央视的关系,是否有人想过有哪个企业敢跟政府机构叫板?赵本山这位“企业家”不为自己,也得为他的“生意”,为他的“企业”着想,怎么会有可能叫板央视这个传媒老大呢?更多的只是某些委屈的发泄,甚至某些炒作的需要,代表的仅仅只是企业家的无奈罢了……
(本文作者张春晖为松禾资本投资总监)
前 言 作为企业家的赵本山(1)
按常规看法,赵本山应该是一名出色的艺人。
从1990年开始,赵本山已经把一个草根艺人的辉煌演绎到了极致——他连续19年登上春晚,他的小品成为亿万中国人大年三十不可缺少的一道“年夜饭”大餐,这已经是一个艺人最大的荣耀。
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赵本山和他的搭档们并没有什么区别。与宋丹丹、潘长江、范伟、高秀敏、何庆魁等人相比,最多也就是赵本山比他们更成功些,更有名些。只是,赵本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作为一个艺人的能量和分量。
与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赵本山不一样,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企业家。
除了在央视年复一年的“忽悠”外,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早在1993年,赵本山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煤老板。演员和煤老板,这是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而赵本山却能在这两者之间从容“变脸”,一点都不含糊。所以说,赵本山是个聪明人,尽管他自己也许不承认。
从演小品开始,演电影、拍电视剧,进而回归到干老本行,演起二人转,并将二人转产业化。现在,“本山传媒”旗下的刘老根大舞台可谓是一票难求,从不赠票,牛气得很。
在这些背后,描绘的是一幅赵本山的商业地图,上面盖着“本山传媒”的印章。除了演出,赵本山已经成功打造出赵家班。老戏班的情分与新企业的公司化管理,土洋结合,赵本山凭着自己的聪明拿捏得恰到好处。他抓住了“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的天然成长性,对其巧妙的包装和推广,使之成为东北民间艺术的代表,并采取舞台演出、拍电视剧、办文艺晚会、办学校、做影视基地等多种方式将其放大,形成了一条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很多人事业做大后就崩盘的情况在他身上却没有发生,他依旧牢牢地抓住这条产业链,这意味着在未来可见的几年内,他依旧是这个庞大商业王国的主宰,这不是一般企业家所能做到的。
现在,赵本山在商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已经远远超越了他在演艺界的成就,他已通过自己的商业天分,为自己积聚了亿万财富。在巨大的商业成功面前,他个人的小聪明等因素已显得微不足道,在他的成功背后蕴涵的是比“聪明”威力大得多的秘密基因。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关于赵本山的书,但大多是关于他如何成为一个演艺明星的。作为一个有心人,我们更应该去探讨赵本山是如何起家,如何利用一个小品演员的影响力为自己捞到第一桶金,并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进行投资,构建起自己的商业帝国,进而完成从实业家到投资商的转型,这也是作者创作本书的目的。通过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赵本山的创业过程,甚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形成自己的影响力进而发展自己的事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时下的中国,一个人应该知道的是如何成就自己,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看客。看客看到的景象永远是热闹的,但这份热闹永远不属于自己。繁华之后,清冷孤寂;热闹终了,春梦无痕。人生路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别人成为自己的看客。和所有的成功人士一样,赵本山起于乡野。这个与显赫家世、不凡背景无缘的人,却从幼年丧母、跟着盲二叔艰难讨生活的底层艺人成长为名动天下、敢于跟央视叫板的明星。可以说,赵本山的每一步都契合了时代的脉搏。
前 言 作为企业家的赵本山(2)
能赢得今天的成功,完全是赵本山历经艰辛、奋力打拼的结果,而不是机缘巧合。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赵本山成功的“秘密武器”。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赵本山比谁都清楚自己的根基在哪里。1990年春晚,一句“就兴你们年轻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