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出房间,董翩斜倚在走廊尽头拱门柱子上慵懒地道,上上下下打量一下我,见我仍穿着自己的衣服,一条洗得褪色的烟蓝连衣裙,笑笑,却什么也没有说。
“旖旖是哈尔滨人吧。”董翩边走边道。语气并非问询,只是闲聊的样子。我注意的却是他对我的称谓,旖旖,他叫我旖旖,而不是之前人前所称呼的“程小姐”。如此熟稔,如此亲热,又如此自然,一如他在床前看我自睡梦中醒来的神气。什么时候我跟他这么近了?我没有回答,只是点点头。刚来公司时人事部有要我们填写个人资料,他作为总经理要查自然很方便。知道我的出处很正常。
“我知道一家很不错的东北菜馆。去尝尝。”接待办楼外停着他的保时捷,他打开附驾驶一侧车门让我上车。我默默坐进车里。想起那日叶蓝与他亲热的样子,其时她正是坐在这个位置。
这个位置不知坐过多少女人呢。
车子启动,向我不知名方向驶去,车速不快也不慢,刚好是我所能接受的速度。
“喜欢听些什么音乐?”董翩问。
“什么都好。”
他笑笑,落下车顶篷,车外的喧嚣与风声不再能侵入到车里空间,静谧中他随便按几下CD遥控器,音乐响起,我不由惊异,竟然是肖斯塔科维奇。他竟然会听肖斯塔科维奇!前苏联最伟大的音乐家!我母亲最喜欢最崇拜的音乐家!
见我目露惊色,他淡淡笑道,“要不要换点别的?好像还有一张梁静茹”
“不,这个很好。不要换!”我有点急切地道。自从离开哈尔滨,自从母亲去世,我再没有听过肖斯塔科维奇。流离失所的日子我除了习练打工所能用到的曲目再无暇顾及那些曾经的至爱经典。那些黄昏时飘荡的不朽乐章,我与母亲静静吃着简单的饭菜,横亘在我们之间有持续角力的隔阂亦有对共同喜爱的音乐的默契。仿佛只有那时刻,我与母亲才能真正安静下来,我不抗衡,她不逼迫。
米佳。我母亲总爱这么称呼他,称呼肖斯塔科维奇,好像不是在称呼自己崇拜的偶像而是在呼唤自己的爱人。米佳。我母亲说他有最纯澈的心灵,最不可复制最无法模仿的灵气,天生为音乐而生。米佳。拥有最高贵的灵魂,有波兰血统,在前苏联三十年大清洗残酷恐怖的政治挤逼中一度佯作颠狂却始终本性不失,不肯妥协不肯屈服,于是玩笑成了寓言,儿歌亦成了对世态的评判。米佳。隔开这么久,岁月已改变了我最初的模样,我亦以为我已经忘记了你,却没想到会再次遇见你。米佳。天国的音乐殿堂上,可有我母亲热切仰望你的目光?
米佳。此刻我再次聆听你不朽的《第五交响乐》,满是神经质的搏动,象征着没有治愈的罪过、怜悯、骄傲和愤怒,直指人生的所有失败与偏离,心灵的荒废与肉身的下坠。生命处处折堕,我们如何救赎?音乐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只要你能够用心聆听。
此刻我默默聆听,任由自己陷溺其中,在前苏联,最难得最可贵的是“回忆”,此刻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而我原本以为的忘记,亦只不过是刻意逃避。
不知不觉间,眼角竟有泪意沾染。我软软靠进车椅,想起母亲,想着米佳。董翩亦无话。直到一曲终了,静静道,“我没想到你会知道他。”
“我母亲喜欢他。”我轻声道,突然觉得他似乎也不是那么令人心存抵斥与想逃离,“我从小就听他。我母亲喜欢叫他米佳。”
他轻轻笑笑,“哦,原来还有人与我一样。”
我转头看他。他回望我浅浅一笑,“我也一直都这样叫他,好像他是我的朋友,而我与荣有焉。”
我忍不住失笑。笑过之后却是无尽的悲伤。或许母亲亦是如此心态吧。只是我再无从考证。过往岁月,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可我从来没有关心过她,问过她,她的想法与希望,她的爱与伤痛。我理所当然地接受她给予我的一切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时魔鬼一样用我的冷漠与忤逆折磨她,我甚至不知道她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亦从不曾记得过她的生日并给她过过生日,直至她永远离开我。到底爱艰难些还是悔恨艰难些?在母亲永远离开我后我才明白,承受悔恨永无救赎可能才更艰难。
“知道人们怎么评价米佳么?”董翩问,声音轻且柔,一如他此刻侧眸深望我的眼神。
我摇头。
“‘我爱春天暴风雨后的晴空,那是你的眼睛。’”董翩道,“或许只有米佳才能拥有如此明澈的眼眸,或许也只有拥有这种眼眸的米佳才能创作出如此直指人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