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第1/4 页)
弧靶芤啊焙诺木俣�皇侨萌毡窘⒍踊竦昧恕捌a延残喘”的机会。
南源本已经压上了所有本钱,留在航母上的战斗机都在电磁袭击下被毁!只是,南源本的希望很快变成了绝望。
随着鱼雷袭击警报响起,日本舰队再次遇到了致命挑战。
原先还在紧急检修的各艘战舰迅速散开,规避来袭鱼雷。在舰队防空作战时飞走的反潜直升机肯定无法立即返回,最快也要在10分钟之后才能到达舰队上空。
危险还不仅仅如此!“赤城”号发现了第一批来袭鱼雷之后不到2分钟,第二批鱼雷从另外一个方向上射了过来。也是说,至少有2艘潜艇攻击了日本舰队!
航母开始全速规避,不停的释放用来干扰鱼雷的深水炸弹与鱼雷诱饵。
在第二批鱼雷出现后大约1分钟,分成4批的30多枚导弹从日本舰队东北方向上大约30千米处跃出海面,以极快的速度飞向2艘日本航母。
还有4艘潜艇!
30多枚导弹帖着海面飞行,而在海面下,还有近10条鱼雷以超过70节的速度射来!
足足6艘潜艇!
遭到6艘潜艇伏击,南源本彻底绝望了!
卷八 百年积怨 第97章 一物降一物
海面下,“江豚”号指挥中心内,刘海峰面无表情的看着战术屏幕。
“艇长,鱼雷进入自导距离。”
“自导模式,切断导线。”刘海峰看了眼手表,对军械长说道,“重新装填鱼雷,动作快一点!”
“重新装填鱼雷,动作快!”
鱼雷舱内的官兵立即行动起来。因为鱼雷的导线连接在位于发射管尾部的导线与信号转接盘上,所以要想再次装填鱼雷,必须切断已发射鱼雷的导线。
指挥中心内,刘峰看了眼站在旁边的搭档。
张雪峰冷冷一笑,说道:“放心吧,狗日的能对付导弹,对付不了鱼雷。”
刘海峰也笑,他并不担心鱼雷受到干扰。
听到日本战舰发射防空导弹的声响,刘海峰断定日本舰队遭到攻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非常震惊,因为西南方向上不断传来大型物体落水声,而且是以极高速度撞击在海面上发出的声响。虽然潜艇的计算机没能分析出声响的性质,但是刘海峰与张雪峰都知道,那是只有反舰导弹才同时符合“大型物体”与“高速飞行”两个条件。
日本舰队有能力同时落数百枚反舰导弹吗?
刘海峰不相信。张雪峰也不相信。
两人没有惊讶多久,同时想到了一种可能。即日本舰队使用了“电磁炸弹”。
只有“电磁炸弹”制造地强电磁波才能同时烧毁多枚反舰导弹地电子元件。使其失控坠海。
万幸地是。“电磁炸弹”对海面下地潜艇没有任何威胁。
海水就是最好地电磁屏蔽装置。除了超长波与甚长波能够穿透海水之外(而且也只能穿透大约200米)。其他电磁波都无法穿透海水。也就无法威胁到海面下地潜艇。“电磁炸弹”主要对付小型电子设备。所以释放地电磁波以短波与超短波为主。因为超长波与甚长波地频率非常低。所以能量很低。对电子设备地威胁不是很大。
海面上安静下来之后,刘海峰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
第一批6条鱼雷,采用“1+1”联合线导方式(既火控计算机同时向2条鱼雷下达相同的攻击指令,在只有3条火控通道的情况下控制6鱼雷),4条攻击距离稍近的“赤城”号,2条攻击距离稍远的“加贺”号。
因为“赤城”号在独岛战争后进行了全面现代化改进,音特征与“加贺”号有很大差别,所以“江豚”号能够轻而易举的判断出2艘航母。
用4条鱼雷对付“赤城”号,确实有点“抬举”了。
独岛战争期间,“赤城”号只挨了1条鱼雷,就差点葬身大海。虽然经过现代化改进之后“赤城”号的性能大有提到,连舰载机的出动效率都比“加贺”号高一些,但是其生存能力仍然非常有限,主要是航母的生存能力由其基础设计确定,除非重新建造,不然任何改进都很难对航的基础结构产生影响。“加贺”号没有进行类似的改进,一是日本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二是“赤城”号的改进并不成功。
4条重型鱼雷,绝对能够干掉“赤城”号。
只是,刘海峰还不满足。
作为共和国海军最心狠手辣的艇长,刘海峰在面对如此“诱人”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