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部分(第3/4 页)
军部人员。按照相关安全规定,除了谷树良平领导的安保人员之外,包括佐藤信斋在内的所有军人在进入首相府之前,都得交出佩枪与佩刀,不能携带武器。
这项规定最初让很多军人不满,后来也逐渐习惯了。谁都知道,只有军人才有能力策划政变,才有胆量刺杀首相。既然是首相订下的规矩,大家都得遵守。当然,现在的军部已经不是以往的“军部”。
半岛战争后,中国率先抛起“军备竞赛”,日本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
2025年底,村上贞正正式将“军部”升级为“日本军事力量指挥总部”,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军部。到此,防卫省仅拥有管理国防预算与军队人事的权力,军队调动、军事行动等大权移交给军部。
为了避免军人“造反”,村上贞正对军部做了调整。除了总长与2位副总长之外,军部还设立了海陆空三军司令部,以及战略、电子、网络3个独立司令部,分别设置1名司令官与1名参谋长,单独设置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部,设置司令官与参谋长各1人,然后由3总长、7名司令官与7名参谋长组成直接向首相负责的17人“军事决策委员会”。
真正掌握军部大权的正是“军事决策委员会”。
如此一来,3位军部总长的权力被架空。没有“军事决策委员会”的批准,军部总长没有权力调动任何一支军队。因为新增的4名成员都是村上贞正的亲信,所以军部完全由首相控制,军人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这番变动,从根本上确立了村上贞正在日本至高无上的地位。
谷树良平都不得不感叹,在玩弄权术方面,100个将军都比不上村上贞正。
利用“岩崎信川事件”,村上贞正不但铲除了军队内的异己份子,还警告了其他有异心的军人。在整顿日本情报机构的时候,村上贞正借助卫戍部队的支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肃清了反对势力。随后通过调整军部体制,从根本上掌握了军事大权。
用西方新闻媒体的话来说,村上贞正完成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所有日本首相均没有完成的伟业,彻底驯服了日本军队。
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谷树良平非常赞同村上贞正的做法。只有由首相控制的军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军人控制政权,主宰国家命运。不管怎么说,政治家比军人更加冷静,也更加适合管理国家。
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上,谷树良平有着不同的看法。村上贞正掌握军队的目的不是捍卫日本,而是想利用军队完成自己的野心。
没人否认村上贞正的野心,连日本新闻媒体都承认,村上贞正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
愚昧的日本人认为村上贞正能够率领日本走向强盛。
理智的日本人则知道村上贞正将把日本带上毁灭之路。
谷树良平属于后者,而且是最理智的日本人!
按照村上贞正制订的路线发展下去,日本离灭亡越来越近。
卷八 百年积怨 第3章 日印结盟
按照惯例,由村上贞正安排的首席情报秘书在会议上做情报简介。
因为首席情报秘书做情报简介的资料由国家安全局提供,所以没让谷树良平上台,不是村上贞正不信任情报局长,而是在提防身边每一个人。
“岩崎信川事件”与随后的“未遂政变”,让村上贞正不得不有所提防。
除了军人,村上贞正甚至不太信任内阁官员。为此,村上贞正增设14名首席秘书,分别负责防卫、情报、安全、经济、外交等重大事务。外界把14名首席秘书组成的“首相府特别顾问团”称为日本的“小内阁”或者“影子内阁”,很多人认为,“影子内阁”已经取代内阁,成为日本的最高决策机构。
是否如此,谷树良平心里非常有数。
14名“影子内阁”成员与村上贞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4人是“村上家族”成员、5人是村上贞正早年同学或同事、4人来自由“村上家族”控制的大企业、最后1人的身份连谷树良平都不清楚。正在做情报简介的村上阪塬来自“村上家族”,是村上贞正的远房侄子。
虽然村上贞正才是真正领袖,但是首相做出的所有重大决策都与“影子内阁”有关。
谷树良平并未认真听取报告,村上阪塬介绍的东西都是他亲手提供的。
进入决策核心圈之后,谷树良平知道,村上贞正一直在秘密促进“日印同盟”。目的非常明确:利用印度牵制中国。
虽然日本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