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2/4 页)
要么缺乏武器装备。临时组建的14个步兵师中,仅有60%的士兵领到了枪支。物资极为匮乏,如果后勤保障中断,各部队囤积的物资仅够坚持12小时到24小时。
更让38军将领与高级军官难置信的是,韩军第4集团军没有集中使用主力部队,将主力师分散部署在4个地点。如果韩军主力师集中在一起,肯定会给38军制造不小的麻烦。
获得第一手情况,唐应龙少将才对裴承毅的作战计划有了信心。虽然韩军第4集团军号称总兵力45万,但连枪支都不充足的部队,兵力再多也不可能挡住钢铁洪流。
从束草出发,38军的3个战斗旅兵分3路,分别向元通里、苍村里与江陵方向突击。
为了增强部队地快速突能力。唐应龙将军直属炮兵旅分成3份。分别补充给3个战斗力。因为军直属炮兵旅参加了炮火准备。所以比战斗旅晚4个小时出发。
按照裴承毅制订地战计划。38军首先对付聚集在元通里-苍村里-城山里之间、以第47步兵师为主地6个韩军步兵师,争取在战役开始后12小时内完成战役穿插行动。然后在空突151旅、快反771旅地配合下歼灭韩军。为了减轻38军地压力。由快反771旅攻占城山里。
不得不承认弱小敌人面前。装甲部队地突击速度远远比不上快反部队。8点刚过,快反771旅占领城山里。
如果不是裴承毅严令禁止第77军脱离其他作战部队、单独发动进攻地话。快反771旅很有可能在装甲381旅与装甲382旅攻占元通里与苍村里之前发动进攻。
停下来后,快反771旅开始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部署炮兵阵地。虽然东部战场的最大南北纵深接近200千米,东西宽150千米,但是对于配备最大射程超过50千米的大口径榴弹炮的远程炮兵来说,不需要伴随装甲部队突击,只需要跟在装甲部队后面20到30千米处,就能为装甲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跟着快反773旅南下的凌云霄把军直属炮兵旅留给了快反771旅。歼灭战开始之前,炮兵是地面部队的主要支援火力。
部署炮兵阵地的时候,快反771旅的旅直属侦察营(只有快反部队在旅级作战单位配备了直属侦察营),在空突151旅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向东突击,协助空突151旅的低空突击部队完成侦察任务。
此举有点多余,因为低空突击部队足以完成侦察任务。
9点30分,装甲381旅到元通里。又过了近半个小时,装甲382才到达苍村里。
虽然比快反771旅晚了1个半到2个小时,但是以装甲部队的突击速度来看,38军的2个装甲旅的突击速度丝毫不慢。2个多小时内,装甲381旅与装甲382旅分别突击了48千米与62千米!
10点15分,轰炸开始。
为了阻止驻扎在春川的3个韩军步兵师南下,H…6M机群再次出动,向韩军阵地与营地投掷了500多吨航空炸弹。重点轰炸对象是正在向城山里方向撤退的韩军第47步兵师。
45分钟内,空军与海航出动战斗机214架,向分布在1500余平方千米内的韩军投掷了840余吨炸弹。因为韩军第47步兵师有近千部各式作战车辆,所以战斗机不但使用了反人员弹药,还大量使用了反装甲弹药。使用得最多的,是一度被国际法禁止使用的“集束炸弹”。
什么是“集束炸弹”?国际社会一直没有给出明确定义。严格的说装甲/人员子母炸弹属于“集束炸弹”。虽然从20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一直呼吁禁止在战争中使用“集束炸弹”,但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仍然在战争中大量使用“集束炸弹”。原因很简单,“集束炸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1枚250千克级普通炸弹的最大杀伤半径不会超过150米,同等重量燃烧弹的杀伤面积不会超过15万平方米,而1枚装备300枚子弹药的250千克级反人员子母炸弹的覆盖范围超过30万平方米,对暴露人员的威胁远远超过普通炸弹与燃烧弹。
更恐怖的是,子母炸弹可以为子弹药设定不同的引爆方式与引爆时间。排除1枚没有爆炸的炸弹并不难,可是要排除成百上千枚没有爆炸的小炸弹,绝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子母炸弹在实战中还能起到迟滞敌军运动速度的作用。
轰炸结束后,伴随3支突击部队行动的炮兵开始发挥。依靠侦察兵与低空突击部队提供的战术情报,炮兵重点打击韩军车辆与聚集人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