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第3/4 页)
旅撤退,因为只要快反773旅“钉”在海州,美军第1装甲师就得把大部分兵力留在海州,守住侧翼防线,从而让韩军第1集团军担负起进攻青鹤的主要作战任务。以韩军地战斗力,不可能打下由空降163旅与快反772守卫的青鹤!
美军第1装甲师已成瓮中之鳖,裴承毅再次调整了战役部署。第61军与第24军已经攻入平壤,正在肃清市区内地韩军,为朝鲜临时政府返回平壤做准备。第27军的先头部队在22点左右到达南浦北面地龙冈,因为美军第1装甲师已经撤离南浦,留下来的是1个韩军步兵师,所以裴承毅没有让第27军立即攻打南浦,而是首先协助第61军与第24军肃清进入平壤地韩军。第21军在22点30分到达场里,正在向燕滩方向推进,预计在28日凌晨2点左右到达燕滩。装突373旅与装突383旅先后到达新溪,随时可以加入围歼韩军第1集团军的作战行动。
摆在裴承毅面前的问题是,到底先吃掉第2集团军,还是先吃掉第1集团军。
最初,裴承毅决定先打第1集团军,为接下来攻打开城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如果第1装甲师准备从海州撤退,就得首先切割西部战场上的第1集团军,向海州方向派遣至少2个装甲突击旅,协助快反773旅阻止第1装甲师“逃跑”。
情况出现转变,第1装甲师肯定逃不掉了。裴承毅调整了作战安排,决定首先干掉第2集团军。
从总体战局来看,要想打下汉城(朝鲜宣布以汉城为首都后,共和国将官方文件中的首尔改成了汉城),最好首先歼灭韩军第2集团军,在东部战线上取得突破,从侧翼对守卫汉城的韩军第3集团军构成威胁。如果能够迫使韩军主动放弃汉城,就能兵不刃血的占领汉城,将战线向南推上百千米。
比起对付只有2万多兵力的美军,收拾有20多万兵力的第2集团军“麻烦”得多。哪怕韩军不做任何抵抗,收编20多万韩军,也得花上好几天!
围歼韩军第2集团军的战斗从28日凌晨开始,担任主力的是第36军与空降173旅,空中突击旅执行战役分割与穿插任务。为了给进军开城留下足够的兵力,裴承毅没有让装突373旅与装突383旅投入战斗,而是将整编后的装甲541旅与装突542派往元山,充当战役预备队。
与第一次战役时不同,隶属于第54军的2个旅是“混编旅”,且均不满员。当时,裴承毅也找不到其他预备队了,只能让正在咸兴整编的第54军将3个旅整编为2个旅,尽快开赴前线。同时进行整编的还有第37军与第38军的4个旅,只是整编工作并不顺利,没能及时到达元山。
第二次战役打到这个时候,结局已经非常明显。三八线以北的韩美联军全军覆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28日凌晨4点30分,美军第7步兵师师长赫克尔少将向第422旅旅长李铬准将交出佩枪,命令第7步兵师的官兵停止抵抗,向共和国军队投降。据第422旅的作战记录,第7步兵师总共有17463名官兵缴械投降,其中包括6439名重伤员。
到28日天亮时,低空突击部队完成了对韩军第2集团军的战役分割行动。20多万韩军被切割成了3部分。聚集在后坪里附近的西部集团大约有5万人,聚集在塔距里附近的中央集团大约有10万人,聚集在小坤里附近的东部集团大约有6万人。
为了减轻空降173旅的压力,裴承毅决定首先歼灭规模最大的中央集团。
担任主攻的不是装甲部队,而是炮兵与航空兵(包括陆军航空兵)。
战斗从28日7点45分开始,第一轮炮火准备持续近120分钟。3个军的直属远程炮兵旅与5个旅的10个炮兵营的近2000门各种类型与口径的火炮与火箭炮持续不断的向韩军阵地、兵营、物资囤积点、装甲集群投射了数十万发,总量近5000吨的弹药!在此期间,空军与海航出动近200架次战机,投掷了大约4500吨弹药。陆军航空兵不甘落后,上百架武装直升机以“定点清除”的方式重点打击韩军的防御工事与装甲力量。
这场半岛战争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火力打击底打垮了韩军的士气与斗志。虽然航空兵承担了大量打击任务,但是“战争之神”的打击能力不容任何人否认。共和国陆军的炮兵部队用一次极为华丽的表演证明没有任何作战力量能够真正取代炮兵,在大规模战争中,炮兵仍然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按照外界估计,共和国陆军只需要3到5天就能“吃掉”韩军第2集团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