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4/4 页)
水平尾翼的两端,避免与雷达“抢空间”,粗壮的尾部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
不管外形如何,问题得到了解决。
2017年底,第一架HJ200首飞,性能不但完全达到了海军提出的技术要求,还超出了不少。
在模拟实战测试中,HJ200对J…10这类正面雷达发射面积大约3平方米的轻型战斗机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470千米、对H…6M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了650千米,对C…803的探测距离达到了320千米(超低空目标)、对Z…9探测距离达到了370千米(超低空飞行状态)。
在同时探测到近400个目标的情况下,HJ200能够同时跟踪其中24个最具威胁的目标,空中指挥员能够同时引导12架战斗机执行拦截任务。
如果拦截目标过12个,还可以通过战术通信网络将信息发给航母地航空作战指挥中心,由航空作战指挥中心为其他战斗机提供引导信息。
非常完善,且强大的性能。
按照海军的估计,HJ200的性能就算比不上E…2D,也不会比E…2D差多少。
美中不足的是,HJ200总机造价高达33亿元,超过了空军的KJ200与KJ2000!到“共和国”号服役地时候,海军“省吃俭用”,也仅仅采购了1架HJ200,而且还是用在原形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量产型。按照海军的计划,2018年最多再采购1架。要为“共和国”号配齐4架HJ200,至少要等到2019年年底。
如果复合蓄电池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8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降低一半,海军也要到2019年初才能购买第4架HJ200。
这也正是共和国没有把HJ200列入出口清单的关键原因。用比KJ2000贵近30%的价格购买小型预警机,谁会当“冤大头”?
除了舰载机与弹射器之外,“共和国”号本身也存在问题。
设计时,“共和国”号的基本设计方案修改了3次,每次改动的范围都非常大。最后为排水量6万吨以下地中型航母时,又要求是“攻击航母”。所谓的“攻击航母”,就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打击力量,不为航母配备额外的进攻武器。
表面上看,这为航母搭载更多的舰载机留下了空间,实际上却增大了设计难度。在一艘不到6万吨的航母上塞入64架固定翼飞机与8架直升机,“共和国”号的“肚量”确实不小,附带的问题也非常严重。主要就是机库挤占了太多的空间,不得不大量减免其他重要设施。
过分要求舰载机数量,还导致航母的重心偏高,稳定性降低。因为弹药库与航空燃料库容量被压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