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1/4 页)
。
两位裁判一致判决游鸿君在霍拉姆沙赫尔与阿巴丹的防御“无效”。
战斗进入第二轮,项铤辉直接派出了第101空中突击师,首先攻占阿瓦士机场,然后出动战术空运力量将第82空降师空运至机场,随即在航空兵与低空打击力量的掩护下攻打阿瓦士,第101空中突击师则出动低空突击部队向阿瓦士东北面的乌斯吉德苏莱曼、东面的哈夫特盖勒、东南面的拉姆希尔发动进攻,部署在海湾的美军舰队炮击佐赫雷河下游的亨迪詹,切断了从沿海地区向胡齐斯坦省增援的地面通道。
这一轮进攻,项铤辉“打得”行云流水,利用空中突击部队与空降部队完成了战役迂回,一下将胡齐斯坦省南部地区的10多万伊朗军队放进了口袋里。
相对而言,游鸿君“打得”非常艰难。
在应付第101空中突击师的时候,他手里的兵力相当有限,防空能力明显不足。对付向四周突击的空中机动部队时,因为过早的将兵力集中在了阿巴丹与霍梅尼港方向,导致后方严重空虚,无力应对。
打到这一步,项铤辉还没让海湾地区的两栖远征部队上场,局面就确定了下来。
似乎是故意为难项铤辉,彭茂邦在裁决的时候,认定第3机械化步兵师在霍拉姆沙赫尔与伊朗军队苦战,第1装甲师在阿巴丹陷入僵局,均无法及时渡过卡伦河,向阿瓦士挺进。第101空中突击师单独攻打阿瓦士,与伊朗军队发生恶战,没能及时占领阿瓦士,美军整条战线面临崩溃的危险。
潘云生也“火上浇油”,认定伊朗的3个步兵师顺利通过迪兹河河谷,到达胡齐斯坦省北部的安迪梅什克;2个步兵师顺利翻过恰哈巴亚里山口,到达胡齐斯坦省东面的伊泽。两支增援部队分别进攻被第101空中突击师占领的乌斯吉德苏莱曼与哈夫特盖勒,正在向阿瓦士方向挺进。
很明显,这两个裁决都有失“公允”。只是,不管是项铤辉,还是“蓝军”参谋都敢怒不敢言。这既是故意刁难,也是特别考验。
局势明显对“美军”不利。如果2支增援部队分别打下了乌斯吉德苏莱曼与哈夫特盖勒,通往阿瓦士的大门就打开了。正在苦战的第101空中突击师将遭到里外夹攻,第82空降师因为缺乏重型装备,很难在防御作战中挡住伊朗步兵师的进攻。到时候,2支攻击阿瓦士的美军快速突击部队将遭遇灭顶之灾。
丢掉了阿瓦士,攻打霍拉姆沙赫尔与阿巴丹的作战行动将失去意义。只要盘活了战局,伊朗军队就能从阿瓦士方向度过卡伦河,绕到美军左翼,首先打垮第3机械化步兵师,迫使第1装甲师撤出阿巴丹。
接下来该怎么打?
项铤辉没有立即“出招”,而是申请了15钟的“中场休息”。
彭茂邦与潘云生都有点得意。项铤辉是共和国军队里出了名的战将,如果能够难倒项铤辉,不但能够让项铤辉变得更成熟,还能顺带杀杀项铤辉的气势。彭茂邦与潘云生早就想好了,即便用上“作弊”手段,也要让项铤辉栽个跟头。
卷四 军火帝国 第38章 初露头角
休息结束,走上“指挥台”的却不是项铤辉。
见到年纪大约25岁的中尉参谋军官,彭茂邦与潘云生都露出了惊讶神色。推演重新开始前,项铤辉将一份个人简历送到了彭茂邦的手上。
裴承毅:1992年6月24日出生、江西南昌人,2010年以全省第三的成绩考入国防大学、主修国防军事理论学,2014年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进入首都军区司令部担任作战参谋,2015年攻读国防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2016年转到总参谋部、随同项铤辉参加东海战争。
一份很优秀却算不上出彩的个人履历。
“让他代你指挥?”彭茂邦一边问道,一边把简历给了潘云生。
项铤辉点了点头。“让他试试,也许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彭茂邦笑了笑,示意推演继续进行。
面对彭茂邦与潘云生设置的难题,裴承毅中尉首先将第101空中突击师、第3机械化步兵师与第1装甲师的所有低空机动力量抽调了出来。
这一做法立即引来了反对声,连游鸿君都认为“太过分”了。
“美军早就打破了部队之间的界限,采取联合指挥方式,在必要的情况下,前线司令部可以从不同的部队抽调低空运输力量,统一分配与使用,达到增强空中突击能力的目的。”裴承毅针锋相对的提出了“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