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服,他脱下了胸前印有“石油”字样的粗帆布工装棉衣,又脱下了浅褐色的手织毛衣,他将这些保暖物全部盖在戴小虹身上。而只穿着一件薄薄衬衣的他开始拼命扒雪,他在戴小虹身边堆起一道雪墙,狂风无情地将他堆起的雪墙推平,他则再次堆起……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西圣地 第七部分(8)
最后他们终于发现了徐正成和他环抱着的戴小虹——只穿一件衬衣的徐正成直挺挺地坐在那里,他的身后和头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形成一道扇面雪墙,他的脸上和头上都结着不规则的冰凌……
曾浩和丁宗宇怔怔地站在那里看着,然后两人迅速脱下身上的羊皮大衣扑上去,但是他们发现徐正成已经牢牢地焊在死亡中纹丝不动,他的亲生女儿戴小虹身上盖着棉衣和毛衣偎在他的怀中,仿佛熟睡一般,面容皎白。
徐正成生前写给他妻子亚兰的信是这样写道——
亚兰,前几天给我的信收到了。你劝我离开克拉玛依,回老家去,我想了很久,失去工作,是我不能接受的现实,更重要的是,我欠的债太多了,我必须要还上这笔债。当年,我也是怀着一腔热血,来到大西北,可我的路走歪了,我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给许多人制造了刻骨铭心的痛苦,如果一走了之,我后半生将不得安宁。我留在这里,忍受屈辱,也是一种赎罪,假如有一天我死了,也要埋在小西湖,躺在成局长和戴虹的身边,请求他们的宽恕,真有那一天,你捧着我的骨灰去找那个叫杨大水的人,对他说,徐正成对不起他,请他收留我!
进入80年代的克拉玛依,也开始有了许多高层建筑。道路和居民小区也有了成方成块的规划,还修起了有湖水亭阁的黑油山公园。气象站后面也竖起了一百多米据说是新疆最高的电视转播塔,从城市角度而言,它已经脱去了昔日生产矿区的粗旷,开始向各类功能齐全的新兴城市逐步迈进。
就在杨大水决定择日与田可结婚的时候,从乌鲁木齐开会回来路过小拐村的曾浩在村头瓜摊吃瓜时发现了兰妮。
杨大水与田可的婚礼定在三天后的上午,而今天一大早,大刘就派了辆吉普车去克八井接杨大水,因为杨大水与田可要到群英照相馆照订婚照。去接杨大水的车刚走,大刘就陪着妆扮一新的田可去了大十字路口的群英照相馆,他们约好在那里等杨大水。
曾浩来到克八井,告诉杨大水兰妮在小拐村三队。他马上对年轻司机说:“小伙子,快拉我去小拐村。”上车前杨大水回头对曾浩说:“你到群英照相馆去告诉田可,相不照了,叫她别等我了!”
曾浩眼含热泪望着远去的吉普车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哪!……”
就这样,一生命运多舛的杨大水性急中又犯下了一个致命大错,他对曾浩说的那句“相不照了,叫她别等我了”的话,经过曾浩传达后,让田可理解为他找到兰妮就不再跟她结婚了的意思,导致了最后他仍没能和田可终成眷属的悲剧。
到了小拐村三队,张粮库领着杨大水走到田边一片树林站住。
杨大水看到兰妮坐在拖拉机上身体颠跳着,头上的围巾旗帜一样飘扬,一脸坚毅的神情。
杨大水扶着一棵杨树目光如电地看着,兰妮坐在拖拉机上并无察觉地继续开荒。
杨大水的手紧紧抠进了树皮泪如泉涌。
其实从张粮库家到村外大片农田的路上,杨大水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痛苦的抉择,当杨大水看到拖拉机上头上围巾像旗帜一样的兰妮,就更加坚定无比地确认,兰妮已经属于这片浸透着她的心血和汗水、几十年荣辱与共的土地,在这里有她忠诚憨厚的丈夫,有她如花似玉的女儿,还有为了她成为一丘黄土的瞎眼婆婆……
杨大水走得很远了,兰妮依然在翻着新土的田野上驾驶着开辟崭新天地也是崭新人生的拖拉机,注定要改变兰妮命运的轰鸣在天际久久传荡。
没有等到杨大水的田可在第二天和大刘去了上海,其实田可和大刘去上海不是旅行结婚,她只是想让大刘陪她出去散散心,和杨大水这多年聚散离合,他俩总是阴差阳错地走不到一起,再就是对杨大水用心良苦的田可也想为杨大水和兰妮重逢创造一个良机。
但是等她从上海回来后,听顾大姐说杨大水是去找兰妮,可兰妮已经嫁人还有了孩子,杨大水都没跟她见面就回来了的消息后,只能再次确认她与这个叫杨大水的男人此生有缘无分。
兰妮从张粮库嘴里得知杨大水曾来找过她,但不忍心拆散她与张粮库的圆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