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施特隆德少校会被编到哪里去呢?我以自己有限的军事知识不断的猜想着,是步兵师?山地师?还是机械师呢?他会平安活下来吗?放下手中的报纸,我不由得长叹一声,一丝忧虑开始浮上了心头,如今的我恐怕再也不能象以前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啊!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那句词成了我此刻心情的最佳写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冯?施特隆德少校自从那天从柏林连夜赶回格拉茨后没多久,驻防在格拉茨的部队就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开始调整编制,编入各个前线部队。虽然没人知道具体为什么要开赴前线,但是每个人都感到了大战即将来临了。
冯?施特隆德少校所在的驻格拉茨陆军第84集团军第六旅被编入了东线战场上“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第四集群。这个集群的司令官为霍纳普上将,下辖共有29个整编师,全部使用的是德国新型研发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战斗力不容小睽。
德国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威力极为强大。它们是德国所有坦克中装备最先进的。它马力大,坦身厚,钢板都经过了加厚锻造,普通的子弹根本对它起不了任何作用,履带的接口处也经过特殊的处理,相比普通坦克更不容易被手榴弹和小口径火炮之类的武器所伤,在战场上尤其是平原地带的行驶速度时速可达百公里以上,甚至在一些丘林地带也能如履平地。
就是这样的武器,使得德军展开闪电战的时候,先由虎式豹式坦克开道,步兵跟随在后,依仗猛烈的坦克炮火,这样就能很迅速的占领对方的领地,取得胜利。因此,坦克师在整个陆军中的地位处于先锋,规格还是相当高的。
接到编制命令后,第六旅的全体人员被取消了所有休假,都立刻行动起来,准备向第四集群所在地波兰和苏联的边境线附近进发。离开格拉茨的前一夜,军队中举办了一次晚餐会,为行将告别奥地利,开赴边境线而壮行。不论军官还是士兵,大家心里都没什么底,不知道这一去会是什么结果,因此晚餐会显得有些气氛冷落。虽然莫德尔中校一再的力图调节气氛,但是终究附和的人也是了了无几,人人都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兄弟们,你们这是怎么了,难道你们对元首的作战计划没有信心吗?看看这个世界吧,看看欧洲吧,到处不都有我们的盟友,到处飘扬着我们的旗帜吗?那么多的国家不都被我们给打下来了吗?你们还担心什么呢?现在我们要去攻打布尔什维克的老巢了,胜利最后是属于我们德国的!”
莫德尔中校见众人没有什么精神,于是大声的说道,“来,为我们最终的胜利干杯吧!”他说完举起了手中的酒杯,稀稀拉拉的人心不在焉的举了举酒杯道:
“中校,到底为什么要我们去前线啊?是不是真的象传言那样,真的要我们去打仗了啊!难道把人都弄到那地方去,其他地方就都不用守了吗?”一些士兵发着牢骚。显然,后方舒适而轻松的驻防生活已经消磨了他们对战斗的意志力了,和平生活的时间越久,越是不想过那种在炮火下生存的日子了。
“这是上级的命令,是元首作出的最高指示,我们只有服从,你问那么多干什么,想得个军法处置吗?” 莫德尔中校没好气的回答道。
沃尔特少校站在餐厅中不远的角落里,听着他们的话,转动着手中的酒杯,一言不发。上次去维也纳执行军务时得到的消息应该是真的了,看来真的要上前线了啊!虽然具体与谁作战还不清楚,但是既然已经将后方的驻防部队都动用起来,看来真的是一场大仗了!
被编入坦克师比起那些步兵师、山地师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虽然战场上坦克目标最大,很容易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但是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毕竟威力也是很大的,又有那么厚的铁皮保护,伤亡应该比徒步作战的步兵小得多吧。他脑子飞快的转动着,比较着战场上的优劣势。既然事情已经走到这步,再多的抱怨也是浪费唇舌,还不如认真的分析和比较,以便于将来战场上和敌方一较高下。
想到这里,他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转头看了看窗外,天空里一片晴朗,一朵云也没有,漫天的星星闪烁着光芒,月亮又大又圆的高悬在其中,是一个很美的夜晚。那天晚上也和今天一样,很美……他想到了苏云,想到了那个甜美的吻。
回到格拉茨后,一直忙于军中的事务,也没有任何机会再见到她。现在就要上战场了,看来要见她的可能更是遥遥无期了。到时上了战场,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回到这里,如果自己阵亡了,她会不会小小的伤心一番呢?
想到这里,他自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