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购回来大量山珍海味,又聘请名厨精心操持,但每次都不对康熙的胃口,珍馐美馔吃起来味同嚼蜡。曹寅非常不安。后来探明皇帝的喜好,便重金从苏州得月楼酒家请来名厨张东宫,要求他做出一道清淡爽口、有苏州特色的菜肴,以使皇帝吃了高兴。张东宫使出浑身解数,取用嫩豆腐、鸡和火腿末、鸡汤等八种原料制成一道豆腐菜。
康熙品尝以后极为满意,此菜鲜美润滑,甚合自己口味。因为它是用八种食料配成的,便赐菜名为八宝豆腐羹。回京时,康熙帝把张东宫一同带回北京,赏他五品顶戴,安排在御膳房工作。从此这道八宝豆腐羹成为御膳桌上的常菜,康熙久吃不厌,十分钟爱。后来尚书徐健庵告老还乡,康熙还把八宝豆腐羹的配方作为宫廷珍品赏赐给他。清末民初,八宝豆腐羹流传各地,如今在浙江杭州一带依然能吃到这道清代名馔。
八宝豆腐羹的烹制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详细的记述。它是将嫩豆腐切成细小薄条,连同鸡、香菇、蘑菇、松子仁、瓜子仁、虾米、浓鸡汤一起入锅,加盐,烧至滚沸,转用小火略煨数分钟,以湿淀粉勾芡调和,淋上熟鸡油,撒上火腿末即成。成菜特点豆腐白嫩,爽滑如脂,滋味异常鲜美。
“叔嫂传珍”西湖醋鱼(图)
西湖醋鱼是杭州的一道传统风味名菜,系用草鱼经汆煮而成,味道鲜美,一向为人们称道,被认为是游览西湖时必吃的菜肴。清人方恒泰曾赋诗咏之:“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味酸最爱银刀烩,河鲤河鲂总不如。”碧波浩渺的西子湖里流淌着千年史话,也流淌着有关西湖醋鱼的美食传说。
相传在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两人,颇有学问,但不愿为官,因而隐居江湖,靠打鱼为生。当地有一恶霸,名赵大官人,他见宋嫂年轻貌美,便施阴谋害死了宋兄,欲霸占宋嫂。宋家叔嫂祸从天降,悲痛欲绝。为了报仇,叔嫂一起到衙门喊冤告状,哪知当时的官府与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告状不成,反遭毒打。他们被赶出了衙门。回家后,嫂嫂只有让弟弟远逃他乡。叔嫂分手时,宋嫂特用糖、醋烧鲩鱼一碗,对兄弟说:“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勿忘今日辛酸。”后来,宋弟外出,抗金卫国,立了功劳,回到杭州,惩办了恶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尝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于此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菜和传说一起在民间流传开来。
西湖醋鱼以杭州楼外楼菜馆所烹制的最负盛名,过去在孤山楼外楼壁上曾留有“亏君有此调和气,识得当年宋嫂无”的题诗。另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游览西湖时,也曾经品尝过西湖醋鱼,可见,此菜在清代已经相当有名。楼外楼开业于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由杭州陈秀才创办,店名取意于南宋林升的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该店经营的杭州风味菜主要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龙井虾仁等。孙中山、鲁迅、周恩来、陈毅以及西哈努克等中外名人都曾在该店品尝过菜肴。
时至今日,楼外楼制作的西湖醋鱼依然独擅其美,品质佳美为世人公认。烹制西湖醋鱼,一般酒店都是现买活鱼宰杀,而楼外楼采取“饿养活杀”,平常将鱼饲养在大网箱里,去其泥腥,待烹制时捞出活杀,一百多年来一以贯之。制作时则讲究操作精严,由名厨掌勺,或在名厨指导下烹制。当代一位美食家吃过后,曾评价:“醋鱼,鱼眼明亮,芡薄泽润,且无土腥,伴姜丝食之,略有螃蟹味。”百年来,楼外楼能够像西湖一样盛名不衰,与它的菜肴烹制精美、风味独具是分不开的。
醋熘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汁不要多,也不要浓,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不可加葱丝,但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现时一般餐厅,多标榜西湖醋熘鱼,与原来风味相去甚远。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
故乡的蛤蜊黄鱼羹(图)
居住在海边的人,常常可以吃到大海提供的各种海鲜,其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要算蛤蜊了。蛤蜊价廉而味美,烹制起来简单,吃起来方便,深受大众喜爱,是寻常人家餐桌上备受青睐的美味。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片海滩,上中学的时候,每逢落大潮,人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去挖蛤蜊。时间一般是半夜,男女老少挎着篮子,拎着口袋,沿着大路向海边汇聚。灯火渐渐汇作一处,如长龙般蜿蜒前进。来到海滩后,四下撒开,钉耙、铁锹、簸箕一起忙活,极像大生产的集体劳动场面。一晚上下来,有经验的人怎么也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