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页)
周亚夫见到满脸血污的灌何,皱了皱眉头。
吴楚叛军看来还能苟延残喘些日子。他得知灌孟父子的事迹,非常感动,亲临灌孟入殓现场,并告诉灌夫按朝廷律法你可以离开战场,护送父亲的灵柩回老家,为父亲尽孝。
年轻的灌夫站了起来,摇了摇头,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出现的感人景象。战士们的亲人被杀了,家园被毁了,当首长过来慰问的时候,我们的战士们总是抹一把眼泪,向首长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之后一般会高举右拳,喊几句口号之类。
灌夫的套路是一样:“我要杀了刘濞老贼!” 灌夫说出了父亲灌孟的遗愿。
杀刘濞老贼,杀刘濞老贼!
周围的将士们高声回应。
入殓仪式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周亚夫赞赏的点点头,示意很好,小伙子有前途。
但周亚夫却没想到,灌夫在领导的表扬下会铤而走险,这一天的黑夜,年轻的灌夫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这件事情直接促使刘濞的心理防线趋于崩溃。
灌夫为了给死去的父亲报仇,他擅自带领十几个部曲,偷偷地出了营寨。
灌夫行进的方向是吴楚大营,目的是要端了刘濞老王八蛋的老巢。
快到吴楚军营时,灌夫一回头,突然发现身后十几个部曲只剩两个人。
他们又不是灌孟儿子,然而他们却依然留了下来跟随左右,不为别的,只为忠义二字。忠义这种东西,平时很多人挂在嘴边,只有危急时刻才能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忠义。
明知敌穴危险重重,明知可能有去无回,却仍然义务反顾,去完成与己无关的事情。这就是忠义。
灌夫是英雄,他们更是英雄。
杀父之仇,让灌夫几近疯狂。
他拍马冲过辕门,一路砍翻阻挡的吴兵,直扑刘濞中军帅帐。
到达刘濞帅帐前,刘濞的亲兵已经围了过来,灌夫力战,身上受了不少伤。吴兵越围越多,灌夫心知情况不妙,要杀死刘濞已是不可能。
于是,他拨马往回冲。
他身后的两位壮士再一次上演了感人的一幕。他们为了让少爷安全脱险,毅然决定留下来殿后。其中一人,不幸牺牲,另外一人在灌夫之后逃了出来。
受到惊吓的刘濞看着一片狼藉的大营,几乎快疯了。
三个人就能在我数十万大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啊!如果周亚夫大军攻上来,我靠什么跟他们拚!
刘濞最终放弃了最后一丝侥幸,作出了一个关乎战局的决定。 。 想看书来
第94章:七国之乱11 逃跑
刘濞受到不小的惊吓。
一个普通的牙将都能这么嚣张,单人匹马就敢冲进他的军营。难道我的兵是纸糊的面人么?靠这种军队去争天下,不是要笑掉别人大牙么?
精明了一辈子的刘濞突然意识到,现在还剩一件事可以做。
那就是逃跑,而且必须在周亚夫出动全部兵力之前逃跑。
此时此刻,继续对峙下去已经没有实质意义,如果再死撑下去,恐怕连搬块豆腐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骑马跑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按理来说,溜号不是件什么难事,打过败仗的人都有这种经验,无非是遇山钻山,遇水跳水,最不济就是钻到死人堆里装死。
这是一般的逃跑原则。但是,作为一军主帅,地球人都认识,逃跑的技术难度就非常之大,主帅的人头在敌方士兵眼里,不是人头,而是黄金和爵位。所以,就要求败军将帅们在平时练好基本功(马拉松跑)的同时,要刻苦钻研瞒天过海的逃跑技术。在这个领域中,后来的曹操就是佼佼者,他靠着过硬的技术躲过了吕布的大刀。
刘濞在如何才能成功地逃跑上,遇到了一个难题。
给将士们发现,面临崩盘风险,给周亚夫发现,面临生命风险。
我们仍然要相信一个道理,任何技术,经过勤奋刻苦钻研,都会有突破的时侯。
果不其然,经过刘濞的深刻钻研,他找到了办法。
是夜,刘濞像往常一般巡视军营,看着士卒们哀嚎不断,他老人家不禁伤风感冒……老泪纵横:这次是彻底栽了,栽了才知道什么叫栽了。
刘濞返回牙帐后,帅帐中一夜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刘濞的障眼法演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