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就算侥幸突出山谷,砀山又是刘邦前几年做过盗贼的地方,部众都很熟悉这里地形,秦军就算能突出去也得脱成皮。况且这个司马将军也是个二愣子,虽然勇猛但不爱动脑子,所以把他诱到葫芦谷是不难的。
伟大的战略家张良的到来,的确给刘邦军队带来了改变,再也不靠横冲直撞抢地盘了。
张良便布置夏侯婴明日出战诱敌,只许败,不许胜。樊哙、柴武、靳歙、王吸在入口埋伏。曹参,周勃在出口埋伏。纪信纪义两兄弟带着火具在谷口右上方蹲守。奚娟、薛欧两人同样带着火具在左上方蹲守。
这的确是个完美的陷阱,就等着二愣子司马先生一脚踩进去了。
计划妥当后,夏侯婴便带了一千人前去骂战。二愣子先生果然禁不住骂,冲出营寨与夏侯婴捉对厮杀起来,俗套的镜头来了,夏侯婴斗了数十回合,假装不敌,往后跑,这时刘邦又冲了出来,与司马先生打了起来,又是不敌,转身就跑,连营寨也不要了。在刘邦和夏侯婴的联袂出演下,司马先生杀性大起,准备追赶刘邦败军,左右别将提醒他别中了埋伏,司马枿却大骂,小毛贼,能有什么圈套。这个时候司马枿看到了立功的机会,能放过么?所以便不顾劝阻,领兵追赶。
等将秦军引入了葫芦谷,刘邦和夏侯婴巡着山路佯装大败上了山脊,二愣子司马枿看到他们往山上爬,哈哈大笑,说道:山贼就是山贼,打不过专往山里钻。
马上他就笑不出来了!
大笑之时,只听一声炮响,杀声震天,火光耀眼,乱石,火烟,利箭一时到处都是,这时候司马枿才知上当,山谷里火烧声,惨叫声,巨石滚落声,交杂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司马枿组织军队向山谷出口突围,可是一到谷口,马上又是喊杀声一片,他这才明白,自己已经被包了饺子。
无奈之下,他只好又退回山谷,司马枿料定不能突出去了,便要拔剑自刭,在随从力劝下才没死成,并在当地士兵的指引下,由谷中找到一条小路,带着几个随从,趁夜色逃了出去。
第二天,被困在葫芦谷的秦军见跑了主将,更是无心恋战,纷纷出去投降刘邦。刘邦突然间得了一万多降卒,大喜过望,只可惜让司马枿跑了。
按他自己的话说,某自起兵以来,就没这么爽过,张先生真是孙武转世啊。而这个大胜全赖张良的妙计取得。所以越发器重张良,拜张良为军师,几乎是言听计从。
砀山大胜,刘邦按照张良的计划对郡中各县发动攻击,不久之后,砀郡大部已经归属于刘邦,当然除了丰邑,雍齿也能耐的很。刘邦大捷,按礼法象征性的向秦嘉报功,秦嘉听信爱将董绁之言,只封了个留城令的官职给刘邦,而封寸功未建的董绁为砀郡长。
这种苦活累活死人的活归别人,打了胜仗战果归自己的无耻行径让刘邦等人极为愤慨,纷纷要求灭了这小人。关键时刻,张良说了,大家不要心急,天下还乱得很,名分不重要,保存实力最重要,先回沛县再做打算。
于是刘邦领兵回了沛县,这些城池也不要了。董绁象征性的追了一下,做做样子而已,他还巴不得刘邦离开,自己这砀郡长也做得舒坦。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5章:都是楚王惹得祸
景驹的这个王当得并不安稳,因为他是秦嘉与东阳宁君立的。
若用现代的话来说,秦嘉和景驹无愧为脑残人士,什么王不好叫,非得叫楚王,若实力强大,叫叫也无妨,毕竟实力也摆在那,但偏偏他们的手上将寡兵少,还要爬到火炕上烤,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陈胜能称楚王,是因为他首举义旗,第一个吃螃蟹,英雄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天下的英雄豪杰可以不喜欢,不归附陈胜,但不会不敬佩他,原因即在于他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人们的眼里,他是个真正的英雄,哪怕出身卑微。
可景驹只是一个楚国济济无名的贵族后裔,无背景无根基最重要的是无兵将,就叫楚王,就想以此来号令天下,谁能服?
再则,陈胜那时候只是生死不明而已。如果陈胜没死,立了新楚王,将置陈胜于何地?襄疆和葛英的下场,这么快就忘了?就算陈胜真死了,天下烽烟四起,楚王作为最受关注的王中之王,废立需要的是实力与背景。
秦嘉和东阳宁君这个愚蠢的举动不但暴露了他们头脑简单,而且更暴露了想号令天下的私心。
我们能佩服的,只是秦嘉团队的献身精神。他们的下场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切实际的投机还不如坐观其变。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