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页)
人一败,北汉势孤,自然容易讨平。
计议已定,乃命宣徽南苑使吴延祚权东京留守,宣徽北院使咎居润为
副,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其余各将,各领马步诸军,及大小战船,驰
赴沧州,自率禁军为后应。都虞侯韩通,由沧州治水道,节节进兵,立栅乾
宁军南,修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可达瀛、莫诸州。周主亦自至乾宁军,
规划地势,指示军机。遂下令进攻宁州。宁州刺史王洪,自知不能守御,开
城乞降。乃派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水陆并举,向北长
驱。车驾自御龙舟,随后继进。
朔方州县,自石晋割隶辽邦,好几年不见兵革,骤闻周师入境,统吓得
魂胆飞扬,所有官吏人民,望风四窜。周军顺风顺水,直薄益津关。关中守
将终廷辉,登阙南望,但见河中敌舰,一字儿排着,旌旗招展,矛戟森严,
不由的心虚胆怯,连打了好几个寒噤。正在没法摆布,可巧有一人到来,连
呼开关,廷辉瞧将下去,乃是宁州刺史王洪。便问他来意,洪但说有密事相
商,须入关面谈。廷辉见他一人一骑,不足生畏,乃开关纳入,两下晤谈,
洪先自述降周的原因,并劝廷辉也即出降,可保关内百姓。廷辉尚在狐疑,
洪又道:“此地本是中国版图,你我又是中国人民,从前为时势所迫,没奈
何归属北廷,今得周师到此,我辈好重还祖国,岂非甚善!何必再事迟疑?”
廷辉听了这番言语,自然心动,便允出降。
周主令王洪返守宁州,留廷辉守益津关,各派兵将助守。遣赵匡胤为先
锋,溯流西进,渐渐的水路促狭,不便行舟,乃舍舟登陆,入捣瓦桥关。匡
胤到了关下,守将姚内斌,见来兵不多,即率数千骑士,出城截击。经匡胤
大杀一阵,内斌麾下,伤亡了数百名,方才退回。越日,周主亦倍道趋至,
都指挥使李重进以下,亦相继到来,还有韩通一军,收降莫州刺史刘楚信,
瀛州刺吏高彦晖,沿途毫无阻碍,也到瓦桥关下会师,眼见得周军云集,慑
服雄关。
匡胤督军攻城,先在城下招降姚内斌,大略谓王师前来,各城披靡,单
靠这偌大关隘,万难把守,若见机投顺,不失富贵,否则玉石俱焚,幸勿后
悔!内斌沉吟多时,方答言明日报命。匡胤也不强迫,便按兵不攻,静守一
……… Page 297………
宵。次日拟再往攻关,已有探骑报入,敌将姚内斌,开城来降。匡胤乃待他
到来,导见周主。内斌拜到座前,周主好言抚慰,面授为汝州刺史,内斌叩
首谢恩,随起引周军入关。
周主置酒大会,遍宴群臣,席间议进取幽州,诸将奏对道:“陛下出师,
只四十二日,兵不过劳,饷不过费,便得关南各州,这都由陛下威灵,所以
得此奇功,惟幽州为辽南要隘,必有重兵把守,将来旷日持久,反恐不美,
还请陛下三思!”周主默然不答。散宴后,便召指挥使李重进入帐道:“我
军前来,势如破竹,关南各州县,不劳而下,这正是灭辽扫北的机会,奈何
中道还师!且朕欲统一中原,平定南北,时不可失,决意再进!汝可率兵万
人,翌日出发,朕即统兵接应,不捣辽都,定不回军!”重进料难劝阻,只
好应声退出,又传谕散骑指挥使孙行友,率骑兵五千名,往攻易州,行友亦
奉旨去讫。
重进于次日启行,行至固安,城门洞辟,守吏已经遁去,一任周兵拥入。
重进令军士略憩,另派哨骑探视行径,近报固安县北,有一安阳水,既无桥
梁,又无舟楫,想是由辽兵惧我前往,所以拆桥藏舟,阻我去路。重进闻报,
颇费踌躇,忽闻周主驾到,乃即出城迎谒,禀明前途阻碍。周主锐图进取,
当即与重进往阅河流,果然水势汪洋,深不见底。巡视一回,便谕重进道:
“此水不能徒涉,只好速筑浮桥,方便进兵。”重进当然应命。周主乃令军
士采木作桥,限期告竣,自率亲军还驻瓦桥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