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孔雀于飞小说阅读 > 第24部分

第24部分(第3/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

这洪荒历史也跟自己看过的歪说差别太大了吧,她抱着万一的希望又问:“你以前说过十二祖巫是盘古精血所化,后土就是祖巫之一啊,这些我不知道就算了,你的传承记忆里难道没有?”

鸿钧皱眉道:“谁告诉你说十二祖巫中有一个叫后土?哪怕是混沌神魔,也不能未卜先知谁会修成巫,别说十二祖巫眼下尚未出世,就是出世了,能否成巫还要另说。其他生灵若走巫修这条路,最终也可能成为祖巫,只是机会渺茫而已。天下祖巫本无定数,或许是有一个后土,但绝非那十二祖巫之一。”

他越解释,小秦的问号就越多,敢情巫不是天生的,还是修炼成的?那十二祖巫之说又从何而来?这也难怪,即使两人相识已久,小秦也了解了好些洪荒常识,可某些事情对鸿钧而言天经地义,生来便知,在她的认知概念里却完全不是那回事。鸿钧不欲多说,一道心印传来,直接以“神识传念”之术将一切解说明白。

原来“巫”指的是一种果位,而不是一种族类,所谓巫族,只是对于修行此道的炼气士的通称。十二祖巫则是指盘古精血化成的十二位先天神祗,他们炉鼎绝佳,适宜巫修之道,更天生具备盘古当年炼形所创“九变诀”的传承记忆,最有希望证得祖巫道果。尽管有祖巫之称,但他们还不算是巫,毕竟想选修什么道法是人家的自由。如果哪位“祖巫”脑子一抽,非要改走道修之路,死活就是不肯用自己身怀的传承功法,那也无可厚非。只不过这种愣头青应该不多……

普通的巫和地仙、真仙、金仙神通仿佛,大巫就再升一级,等同于太乙神仙,到了祖巫这一阶,基本相当于得了大罗果位,当然这其中也有差异,不是简单一一对应就了事的。严格来说,巫修和道修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二者不分家,巫修更重视肉身炉鼎的锤炼,法力的精进,道修更注重元神清明,通达无碍,讲究一个“悟”字——这也是说神通仿佛而不是境界仿佛的原因。

绝少有修士只修心不修身,或者相反,只修身不修心,所以大多数炼气士都是道巫双修,至多是偏重于一边,这个偏重的比例就决定着将来所证的果位。譬如鸿钧身为混沌神魔,天生肉|体强悍,平常也很注意淬炼炉鼎,但他还是重“神”而轻“形”,道心先于道体,从而得证大罗真仙。如果他当初走炼体的路线,说不定成道会早些,然后小秦遇到的就是鸿钧祖巫,而非鸿钧毛毛虫……以上是某女的脑补。

两种修炼之道,难说孰高孰低。巫修前期进步神速,后期举步维艰,大巫已经是凤毛麟角,而得了大巫道果后,几乎所有巫修都止步不前,唯有炉鼎为混沌出品或盘古出品的先天神祗中,会有那么零星几个证得祖巫果位。大巫们神通手段多,法术威力强大,一般同级仙人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巫修也有弱点。由于心境有缺,他们极容易剑走偏锋,以妄为真,唯心是物,堕入他化自在天世界,沦为天魔。这一节鸿钧没有细说,只言魔道也是道的一种,若修行有成,一样可证道果,只要于人无害,旁人或可出言点化,但不该强行插手干涉。

道修就更玄了,光是入门一道,就将千万生灵拦于槛外,资质、心性、福缘、智慧、毅力,缺一不可,秦星河那样于昏迷中筑基成功,是走了万年一遇的狗屎运,只能作为特例。太乙散仙以下,心境和感悟不到,还可用勤奋专注来弥补,入了太乙境后,道行进阶便不像常人想的那样,只要功深日久就能水到渠成,悟就是悟,不悟就是不悟,若是一层窗户纸始终捅不破,纵然打坐入定一辈子也是徒劳。太乙境上的大罗境就更是晦奥,虽有言称“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可什么是不为形所累?如何才能不为形所累?

小秦觉得,巫修就像是面向大众的普及班,入门易精进难,但谁都能尝到点成就感;道修就像是点对点辅导的精英班,能不能入班,入班了能不能学到东西,一半看悟性,一半看天定。大家参加哪个班全凭个人意愿,学不好还可以转班,只有鬼修是例外——阴神之身虚虚荡荡,本无实体,连炉鼎都没有,还怎么习练巫修之道?因此鬼魂欲踏上仙路,必然从道修入手,首先定心住神,慢慢学会炼形,化虚为实,形神如一,才可成正果。

秦星河消化完这一堆零零碎碎,忍不住道:“鬼也能修仙吗?”

鸿钧笑道:“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阴神为何不能?鬼有鬼修之法,鬼仙也有鬼仙的妙处。大成之时,道体能在虚实间自如转换,神随意动,身随意转,我也未必能及。”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jjwxc观看更多好作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好心的木之本君源动力客串情夫被看透的小心思侯爷当娶,一等嫡女已逝爱与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