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她也不过就是极简单素雅的妆扮,想来还是在娘亲孝中的缘故,浑身不见一丝鲜艳的颜色花样,松松的发髻值用一根白玉簪子轻轻挽着,身上也是大户人家里极寻常的料子,可是裙摆浮动时,却是说不出的风致绝伦。
也许是方才痛哭过一番,双眉似蹙非蹙,淡如一抹轻烟,双眼澄澈而晶莹,似乎经过水洗一般,更觉得娇美。
凤姐亲昵地拉着黛玉的手,眉眼含笑道:“想必这就是老祖宗心心念念的林妹妹了罢?世间竟真有这般出挑的人物?浑身都没半分人间烟火之气,瞧来我倒是要好生讨好妹妹一番,也能染上一些脱俗之气呢!”
黛玉道:“链二嫂子过誉了,黛玉年幼弱女,哪里能称之为什么出挑脱俗。”
凤姐忍不住细细打量了一番,然后才送到贾母身边坐着,笑道:“到底是江南水乡的人物,真是清雅温润,瞧这肉皮儿,还有这轻柔欲融的天籁之音,怪道老祖宗眼里心里念个不住呢!”
黛玉道:“黛玉让外祖母记挂了。”
贾母端详着她的小模样,忍不住搂在怀里又呜咽起来,道:“当年这些儿孙,所疼者唯有你母,偏她竟先我而去。”
黛玉想起母亲,依然一阵心酸,她怎么能忘记,那天父亲将自己托付给胤禛的时候说的话?
娘,她的娘,她那风华绝代的娘亲,是给贾家卖出去的啊!
“外祖母不用太过伤心了,娘娘在天之灵,想必也不愿意看到外祖母如此伤心难过。”
细细柔柔的声音,竟如涓涓细流一般,轻易抚平了贾母心中的悲痛。
见黛玉虽然小小年纪,身量尚小,形容亦未足,但是进退有致,款客待亲,宛然小主妇的模样,贾母不由得更是喜欢到了十分去,拉着黛玉的手笑道:“好孩子,小小年纪就这样懂事,可比宝玉强到了十分儿里去。”
黛玉淡淡一笑,道:“娘娘去了,黛玉不能叫爹爹心里挂念,自然是要好生照顾着自己的。”
贾母忍不住又垂泪道:“可怜我的小心肝,这样小小年纪就寄人篱下。好孩子,如今家里有好几位姐妹都盼着你回家,贝勒爷的府上固然尊贵,可是到底你和贝勒爷非亲非故,寄人篱下恐惹人厌烦,不如跟外祖母回家可好?”
黛玉听了一怔,婉转地道:“外祖母一片好意为黛玉,黛玉自是感激不尽,只是娘亲在世之时,与父亲商议,让黛玉居住四贝勒爷府中,也是有着照应的意思。四贝勒爷府上人少是非也少,黛玉十分自在。外祖母身为一大家子的长者,泱泱大族上下四五百人,都要外祖母周全照应,黛玉自不能给外祖母更添烦恼。”
贾母自然是未曾想到黛玉竟会直言拒绝,只得含泪道:“好孩子,到底是极孝顺的,只是,我已没了你母亲,如何能叫你寄人篱下,反不在我膝下以慰我丧女之痛?咱们家大业大,断没有叫你寄人篱下的道理。”
黛玉轻叹道:“外祖母固然是疼黛玉,只是外祖母可曾想过?在外祖母家中,黛玉到底还是外姓人,依然是寄人篱下。”
听了黛玉这话,贾母不觉一呆。
黛玉又款款地道:“在四贝勒爷府上,和在外祖母家中,同样都是寄人篱下,又有什么分别呢?一个人少是非少,一个人多是非多,权衡利弊,外祖母自然该明白黛玉之心。黛玉年纪既小,生性又极懒怠,应付不了洋洋洒洒数百口子人,因而还请外祖母疼黛玉一场,就容黛玉在此偷闲养病罢!”
贾母听了眼眶儿一红,道:“到底是我老糊涂了,竟不曾想到这一层的道理,既然你一心要住在贝勒爷的府上,也罢了。”
说着给凤姐递了一个眼色,凤姐急忙笑道:“既然妹妹要住在贝勒爷府上,我们自然也勉强不得,只是等妹妹略闲了,也到咱们家里逛逛去,家里的姐妹们可都翘首遥望,盼着姑娘早些儿过去呢!”
黛玉腼腆一笑,微露笑靥,道:“黛玉在这里原也是极冷清的,若是姐妹们有空,闲了过来与我玩耍解闷也是极好的。”
凤姐只得答应了,又忙笑道:“瞧我这记性,竟将送妹妹的礼物都忘记了,真是该打。”
说着吩咐几个丫鬟捧上无数的锦匣托盘,各色琳琅满目,全是贾母送给黛玉的见面之礼。
上用素色绸缎绫纱各是四匹,金项圈四个,玉环四对,珍珠四挂,玫瑰佩四对,白玉簪四支,翡翠簪四支,金簪四支,银簪四支,金镯四对,银镯四对,玉镯四对,祖母绿镯四对,各有配套的戒指、耳坠,还有各色极精巧的玩意儿,以及书画、荷包、团扇等物,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