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就直接粉碎了他所有的希望,所以他不得不改变思路,从其他方面入手,最后就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布鲁克斯海默合上剧本的时候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埃克斯不解问:“故事的结局很圆满,你为什么要叹气?”
“我不是为了这个结局,而是觉得这样的剧本交给米高梅公司去拍,确实有些可惜了!”布鲁克斯海默很透彻的向埃克斯做了一番分析:
“Felix的剧本就好比一道菜,原料里包含了各种火辣成分,包括奔走在全世界的动作场景,制作精良的特效和惊心动魄的特技场面,再加上贯穿全剧的对于亲情和家庭的讨论,这些都构成剧本成功的因素。但这样的情节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资金如果不足,那么剧本里大部分设想都只能是空谈。而没有这些,整个剧情就失去了鲜活的骨肉,只剩下一个高高在上的主题,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
“您担心米高梅现在的财力不能支撑这部电影的拍摄?”埃克斯明白对方的想法,“你的忧虑,Felix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在内,所以这个剧本可以和《灰姑娘的玻璃手机》分开谈。”
“除非卢平孤注一掷,把米高梅的未来全部压在这部影片上。”布鲁克斯海默还是觉得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这就要看我们的卢平先生胆识和魄力如何了!”
——
看了一下都市类推荐榜,虽然和前面的还是有差距,但也不是完全没戏,因为本周编辑没有安排推荐,所以青蛙只是想站上分类推荐的榜单,不知道大家能够满足我这个小小的心愿?
<;ahref=。>;。
第56章 卢平的决定
“往前一步,我们有可能会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原地不动,或许我们能苟延残喘的生存一段时间,但只不过是死的慢一点。(…)”米高梅电影公司总部的高级会议室里,一个关于公司生死存亡的话题在董事会议上被激烈的讨论着,总裁卢平把公司的现状做了一个比喻,他说:“如果在这二者进行选择的话,我宁可选择前者,即便失败,也至少可以证明我曾经努力过。”
“那你考虑过动用如此庞大的一笔资金进行拍摄的风险吗?”一位董事问。
“任何一部电影在没有上映前都存在风险。”卢平猛的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在会议室里转了一圈,然后大声的问:“我想请问诸位,对于米高梅来说,还有什么风险比永远都维持在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更大?”
“即便要拍这样的大制作,我们也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另一位董事虽然支持卢平对于公司现状的判断,但他在投资的目标和卢平有发生了分歧,“比如说推出一部新的007。”
“我们刚刚花了1。4亿美元,打造了历史上最豪华的007电影。”卢平所指的是由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新版007电影《择日而亡》,在《风语者》之后,这部影片一度被米高梅视为“救命稻草”。
作为对007系列40周年的献礼之作,影片投资巨大,转战英国,古巴,冰岛多个国家拍摄。其中007开着阿斯顿马丁在冰原上与敌人厮杀的镜头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情节,双方的车子简直就是一个超级战车,雷达、红外成像仪、导弹、重机枪、迫击炮轮番上阵,算得是史上最帅气的飙车场面之一。
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宣传效果,制片方还专门邀请歌坛天后麦当娜演唱主题曲,但这些都没有成为高票房的保证。影片在欧美上映之后观众反映强烈,但在亚洲,由于影片中出现了美国向韩**队下达指令的情节,尽管影片在韩国上映首周票房名列第五,但很快票房急剧下滑,第二周便退出前十,而且汉城的一家影院停止上映,很多二轮影院都停止上映。
更有人将片中大量抹黑朝鲜与朝鲜军方在最近一轮六方会谈中表现出来的强硬姿态联系在一起,声称该片触怒了朝鲜当局,虽然未经证实,但也险些酿成一场政治危机。
尽管被寄予厚望,但影片最后的成绩还是有些差强人意。卢平正是抓住这一点,对刚才那位董事的提议提出了质疑。“有人说这部影片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成功,是因为皮尔斯-布鲁斯南已经老了。但我觉得抛开一些主观的因素,这部影片没有让在座的各位满意,主要是因为我们一开始的期望太高。一个持续了40年,拍了20部不同类型题材的系列电影,即便再经典,也不可能创造什么票房奇迹。”
董事会上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卢平所说出来的,是一个他们一直在逃避却又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