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来到舜皇山(第1/1 页)
宋真冒着大风险,出门到处寻找,他小心谨慎的一路上更换了多种身份。 他可以是一个小贩,也可以是刚忙完耕田的农民,甚至。 他还可以是个青楼花魁。 宋真在崔梦竹的教导下,掌握了不少化妆技术。 虽然古代的条件有限,但是呢,欺骗一下当地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宋真寻找了大半个县城,始终找不到狄仁杰的下落。 “怀英,你到底去了哪里啊?” 宋真无语了,不是说好的,有事没事少出门吗? 走着走着,他注意到隔壁房子墙上有一个记号。 是用小刀刻的。 “伍六一,四五三?” 一串十分简单的数字,让宋真眼前一亮。 “我溜了,四五三?” 四五三是什么鬼?宋真挠挠头,他看不懂什么意思。 他蹲下来身子,拿起旁边的一根木棍,在地上比划着。 “四五三,绝对不是简单的数字,应该代表着什么含义。” 宋真将自己代入进狄仁杰的角度。 如果我走了,我会留下什么消息呢? 对了,我一定会告诉对方,我去了哪里。 那这么说的话,四五三就是一个地名。 三,用后世拼音来解读的话,就是san。 与山,shan,读音相近。 也就是说,狄仁杰一定是躲到了某座山里。 四五三...... 宋真的眼睛快速转着,他站起来,望向四周的山脉。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没错,就是永州着名的舜皇山。 “原来如此,我懂了。” 宋真赶紧起身跑路回农庄,准备带上光叔离开此地。 前往舜皇山,找到狄仁杰。 ...... 狄仁杰搀扶着唐书语,一路披荆斩棘的从山路绕到舜皇山。 走了很久,直到日落时分才到。 “这里便是舜皇山了。” 狄仁杰抬头望去,绿树成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让人看到之后,不免心旷神怡。 此处,真的是绝佳的游玩之处啊。 唐书语走在前面,她趟过一条条小溪,来到一处石洞中。 狄仁杰好奇的问道:“有个问题,这座山里,难道没有野兽吗?” 唐书语摇摇头说:“没有的,可能是舜皇有灵吧,别说野兽了,就连毒蛇都很少。” 一听到毒蛇二字,狄仁杰不免想起来刚到永州时,马车上窜进来的银环蛇,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走着走着,突然他感受到前方的草丛有动静。 他下意识后撤了一步。 只见一条体长一米的蛇,在扭动着身子。 “嘶——有蛇。”狄仁杰直接躲在唐书语的背后。 然而对方却不怕,反而是蹲下身子,摸了摸蛇的身子。 “不要怕,这条蛇没有毒。” 说着,她突然发难,一脚踩在了蛇的七寸。 “好啦,今晚有蛇羹吃啦。” “?” 你确定,要吃蛇? 这玩意也能吃? “我们这有一道菜,名叫龙虎汤,便是将蛇与狸奴放在煲里熬制而成,到时候再加点香料,好吃着呢。” 狸奴?这个狄仁杰知道,洛阳许许多多富人都养的宠物。 它在后世的名字,就是猫。 不过,可能唐书语口中的狸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乖巧可爱的宠物。 或者是长得像猫的野生动物,兔狲。 对了,《唐律疏议》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不能捕捉野生动物,但是在其他法典中有记载。 《唐会要》:“鸟雀昆虫之属。不得擒捕。以求赎生。犯者先决三十。宜令金吾及县市司严加禁断。” 然而,这项规定是在唐中宗时期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是后来的事了。 ...... “我住的地方,到了。” 狄仁杰抬头望去,想不到在这里,居然聚集了一批村民? “他们都是为了逃避官府的欺压,来到舜皇山避难的。” 狄仁杰点点头,看来舜皇山在永州民众眼里,是一座灵山。 更是守护当地百姓的一座神山。 由于舜皇山地势险峻,而且杂草丛生,是绝佳的隐蔽地点。 当地百姓在山中寻找能够居住的石洞,或者说,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因为舜皇山十分安全,没有野兽和毒蛇。 有时候,人比野兽还要可怕。 一路上,村民友好的对狄仁杰打招呼。 虽然他们不认识他,但是感觉这个小伙子,看起来挺面善的,应该是个好人。 甚至有不少人,误会狄仁杰是唐书语的良人。 “黄麻拐,莫乱港三千啦,他不是我家的。”唐书语忍不住解释了一句。 对方只是笑而不语,眼里的意思很明确,我们都懂。 在他们看来,她一定是小姑娘家家,害羞了。 唐书语的父亲唐怀礼,是永州本地人,早些年考中了进士,便被安排到家乡任职明府。 然后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耕耘,终于升上了长史。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