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重游一千四百年前的长安(第1/1 页)
崔梦竹听闻宋真这么说,她颇为意动。 也不知道一千四百年前的北京,如今是什么模样。 “行吧。就我俩去?” “可以带上你闺蜜阎昭平啊。” “也行,明日我问问她。” 第二天,宋真大清早便进了宫,他打算跟李治请个长假。 李治抬头,他就不明白了,你小子是不是觉得自己很闲啊?身兼数职才多久,就想着出远门玩耍? 他摆摆手拒绝了宋真:“朕,最多只允许你到长安,再远就不行了。” 其实,李治也是为了他好。 宋真无奈,他叹了口气,长安也行吧,毕竟李梦婷的家乡,就是西安。 李治好奇问道:“你是跟谁一起去的?” “跟我家妻子。” “哦,我记得你妻子崔念真好像是工部女官,对吧?” “是的。” “挺好。”李治笑了笑,“什么时候举办婚礼?请朕也去喝两杯?” 宋真吓了一跳,他赶紧说道:“陛下,这就不劳烦你圣驾了吧?” “哈哈,朕开玩笑的。不过,朕很期待,你会在婚礼演奏什么曲子。” 李治知道,凭借宋真的才华,在人生大事上,肯定异常看重。 到时候,怕是又会引起一波民间跟风潮流。 他对宋真的作曲挺放松的,主要是宋真的曲目,基本上都是纯音乐,基本没带歌词。 纯音乐听不出有什么毛病,如果是带歌词的,那就得好好审核一番了。 李治从宋真身上,看到了音乐的影响力,他在想着,能不能让对方出一首,歌颂大唐的曲子。 ...... 宋真回去将这个坏消息告诉崔梦竹,没想到对方还挺高兴的。 她想的是,幽州这个地方,始终不太平。 从新汉之交的彭宠开始,到三国时代的公孙瓒,从安禄山起兵反唐,幽州一直都是叛军的大本营。 这跟幽州的地理位置有关,进可攻退可守。 还有一点,那就是幽州的民风十分彪悍,很多从塞外移民过来的人都会选择在幽州定居。 而且,幽州地方又盛产强兵良将,幽州当地的百姓对于唐朝的归属感又不强。 综上所述,万一到了幽州,当地官府有二心,李治也暂时管不到那里去。 还是身处中原的长安比较安全。 一天后,宋真和崔梦竹,带上阎昭平还有田七,再带上十几名警卫员,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朝长安出发。 洛阳城距离长安,后世高速是370公里,大唐其实也差不多,大概400公里。 由于是两都之间,所以官道十分繁华,一路上到处可见官兵镇守。 他们坐马车,一路上吃喝玩乐,到处品尝大唐美食。 也许有彦祖会问了,为何一直不提拉屎的事情? 呃,这个问题,其实没必要说。 宋真如今的身家,已经足够支撑他全家用纸擦屁股,不需要用竹片。 七天后,长安城,到。 长安作为大唐的首都,看得出来,比洛阳城还要繁华几分。 宋真选择将一行人安排到会春坊和平康坊。 他和崔梦竹,还有阎昭平和田七住在豪华的平康坊。 至于警卫员,就安排在隔壁的会春坊吧,双人一间房。 “东叔,久仰久仰。”宋真笑呵呵的将裴耀君的介绍信拿出来。 裴耀东用手挡住了,他表示,不需要介绍信。 “嗐,宋郎啊,你能到长安,东叔很高兴。” “热烈欢迎宋郎来到长安,指导我们的工作。” 宋真眨眨眼,你这......怎么说话局里局气的? 什么叫指导工作啊?你这位同志的觉悟还挺高的。 “怎么样?上次书生闹事,有没有给东叔造麻烦啊?” 裴耀东笑着摆摆手,他亲自为宋真倒了一杯茶。 “在长安,只有东叔威胁别人,哪有别人威胁东叔的份啊?” 宋真惊了一下,我焯,好熟悉的台词。 这么威武霸气的吗? 裴耀东淡然的抿了口茶。 “宋郎,你们打算在长安玩多久?” “看情况吧,大概一周。” “行,到时候我安排高手,隐匿保护你们安全。” 高手?宋真眯起了眼睛,看来这个东叔的手段,确实不一般啊。 居然还能出动武林高手? 怪不得,从官府的报告来看,长安的书生闹事人数是洛阳的五分之一都不够。 看来,一定是东叔暗中出手了。 宋真倒没有觉得什么不对,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 你自身没有实力,那就老实一点,少惹事。 万一惹到了不该惹的人,怎么死的,你都不知道。 在平康坊整顿了一番之后,宋真带着崔梦竹重游故地。 崔梦竹东张西望着,她的神色有些迷茫。 “奇怪了,怎么看不见钟鼓楼啊?” “傻瓜,钟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你在想什么?” “哦。”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