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李怀宇 当时你有一个外号叫“江湖散人”。
何满子 这个外号是梅林取的(大笑)。他要我参加文协我不参加,任何协会我都不参加,我连工会都不参加。除了机关单位里面要吃饭,要拿工资,其他的我都不参加。到现在我也不是作家协会会员,也不是任何协会的会员。
李怀宇 1955年5月,胡风事件发生了。
何满子 1955年5月13日是星期五,很不吉利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舒芜提供的《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我5月17日就被关起来了。我以前觉得我跟胡风没有一点关系,《七月》和《希望》上面我没有写过一个字。上海的贾植芳、耿庸、张中晓,我都是认识的,往来也不是很多,老贾是我的同事,其他人不大联系。所以我大吃一惊:舒芜怎么这样干?!星期五《人民日报》发表了舒芜的东西,星期天,王戎通知我:你要写个检查。我说:我凭什么写个检查?他说:不是我要你写的,是吴强让你写的。吴强就是写《红日》的那个人,他是市委文艺处处长。
。 想看书来
何满子:天地有罗网 江湖无散人(4)
我回来以后,那时候我们几家人才有一个电话,16日下午,人家告诉我一个姓吴的打电话找我,我就知道是吴强。我打回电话过去,吴强不在,我说他要向我讨教什么事情,他自己骑车方便,让他来找我。
第二天,5月17日早晨,一家人刚刚起床,我那天没有课,有人敲门进来,我说:“你找谁啊?”“你是何满子吗?”我说:“是啊。”“你被逮捕了。”我说:“凭什么?”他就拿出逮捕证来,市公安局局长许建国签署的。带我上了车子,兜来兜去到了一个地方,我一进去,听到耿庸的声音,他要抽烟。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李怀宇 在里面关了多长时间?
何满子 从5月17日到第二年9月28日,我说,你们给我结论。没有,说是给我宽大。走遍了全国去查,对我一点毛病也找不出来,他们说:为了你花掉几万块钱,也好。
李怀宇 “二流堂”专案组在查吴祖光时对他说:“为了盘查你的这个‘二流堂’,国家派出的外调人员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你看你为国家造成多大的浪费,你惭愧不惭愧?”
何满子 (大笑)他们对我说:“花了那么多钱,把你的问题搞清楚了,对你是好的。”
1956年,何满子获得自由,分配到古典文学出版社。在社长李俊民的领导下,出版社汇聚了金性尧、鲲西等一批文化人。何满子后来在《李俊民的人品》一文中回忆:“俊老是经学和小学宿耆黄侃的弟子,又编过报刊和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新旧文化都懂行,在他领导下做事,人人都顺遂愉快。俊老要求把出版社办成大学和研究单位的规模,常常不无得意地说:我们这个班子办一个大学中文系应该是可以胜任的。”在出版社工作期间,同仁的得意之作是出版了陈寅恪的著作。
李怀宇 得到自由以后还能教书吗?
何满子 不让我教书了,第一线不行了,分配到古典文学出版社,这个出版社是1956年冬天成立的,社长李俊民是个好人。
李怀宇 那时候很多同事都是有学问的读书人,鲲西说很怀念那段日子。
何满子 金性尧、鲲西,好多读书人。
李怀宇 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等著作是那时候出的吗?
何满子 李俊民原来是写小说的,鲁迅都肯定他。他很不满意郭沫若。
李怀宇 郭沫若曾说:就如我们今天在钢铁生产等方面十五年内要超过英国一样,在史学研究方面,我们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在资料占有上也要超过陈寅恪。
何满子 他的意思是新的一批学者瞧不起老的一批学者。李俊民就想办法把陈寅恪的书拿到我们这里来出,通过蒋天枢。
李怀宇 陈寅恪晚年最信任的弟子。
何满子 蒋天枢对陈寅恪讲,这个出版社是可信的。陈寅恪那时候眼睛已经瞎了。
李怀宇 陈先生说过:“盖棺有日,出版无期。”那时候国内没有其他出版社出陈寅恪的书。
何满子 就只有这个出版社敢出了。
李怀宇 那时候你们理解陈寅恪的价值何在吗?
何满子 陈寅恪本来就很有名,清华四导师之一嘛。那时候全国只有三个出版社出古典的书,另外两个是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