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第4/4 页)
近便爆发了大规模的红莲教众起义,起义军势如破竹,轻易攻下了距离上京只有百十里路的南阳城,兵锋直指上京。
一时间天下震动。这时守卫上京城的军队只有不到一万人。
周国上下全都麻爪了。叶元修知道此事之后,把自己关在帐篷里,一天一夜不吃不喝,连夜率领所有的禁卫军返回上京。
留下乐炎带领十万人马对抗萧少珏和陆文廷的近二十万军队。
以多打少,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就是傻子,萧少珏和陆文廷当即率领大军挥军西进。叶元修命令乐炎无论如何拖住齐国的大军,乐炎却判断出,若是和齐国大军死磕,他这十万人马都得交代在这儿,到时候周国将有灭国之祸。唯有舍弃领土,保住军队,将来才有翻盘的机会。
谁都没想到,他竟然违背叶元修的命令,带着军队且战且走,总算保住了大军的主力,也将恒州和燕州的大片领土拱手让给了齐国。
最后乐炎率军退回到函谷关内。
函谷关地形特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虽然在追击过程中,齐国仗着人多,占了不少便宜,可他们深入周国境内,师老兵疲,加上后勤供给不足,也已是强弩之末了。
萧少珏和陆文廷等人一商量,决定见好就收,派臧元凯为使臣,赴周国谈判,齐国的谈判条件很简单:割让恒州、燕州给齐国,赔偿白银五百万两。
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周帝叶元修全盘答应了齐国的条件,按照约定,齐国大军陆续从周国退出。
萧少珏将新得的两州合二为一,改名为凉州,设立凉州卫,驻扎五万重兵,任命陆文廷为凉州总督兼凉州卫指挥使。
这片广袤的土地,唯有陆文廷有能力守得住。
彼时,已是隔年的三月,距离萧少珏离开京师已足有小半年的时间。
萧少珏归心似箭,当即挥师返京,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从燕州赶到了京师,跟随着皇帝出征的大臣们一个个累得像条狗似的,全都叫苦不迭,战事已经胜了,国内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这么着急忙慌地往回走,到底是为了啥?
部院大臣、皇室宗室们摆出了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